【原文】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
【出處】
《史記·留侯世家》,“良藥”原文為“毒藥”。
【譯文】
忠誠的諫言雖然聽起來不順耳,但是有利于事業的成功;有功效的藥物雖然味道很苦,但對病情卻有極好的療效。
【賞析與啟迪】
這句古訓盡管歷時千年,仍然是勸世良言。忠言、直言會讓對方難堪,卻飽含真誠;奉承、蜜語表面上聽起來受用,但很多卻是虛情假意,甚至包藏禍心。因此,人若要少犯錯誤,一定要有聽得進逆耳之言的雅量。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能夠開創“貞觀之治”,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能夠聽魏徵等忠臣的直諫。
人性中都有一個弱點,喜歡聽好話,對別人的批評不容易接受,這種弱點常常阻礙了人的進步。從某種程度上說,一些青少年學生之所以表現不好,往往跟不善于接受批評有關。不妨認真反思一下,你是否曾經對父母師長的批評心懷不滿?是否對同學的忠告心存芥蒂?如果你能虛心接受老師的批評和教育,聽從親人和朋友的勸勉,那么,你一定可以取得更大的進步。
上一篇:《忠者,此德義之基也。》譯文與賞析
下一篇:《性躁心粗者,一事無成;心氣和平者,百福自集。》譯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