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出自哪里,《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什么意思,《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原文出處,《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賞析。
【出處】 唐·韓翃 《寒食》
【鑒賞】 原詩中的寒食: 古時寒食節(jié)大概在清明節(jié)前二日。據(jù)說,春秋時代隨晉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的有功之臣介之推,在重耳回到晉國當(dāng)權(quán)后,不肯當(dāng)官受祿,逃入綿山隱居。晉文公 (重耳) 急于要請他出山,聽從錯誤的建議,放火燒山,以為這樣,講孝道的介之推就會背著老母親走下山來。但介之推卻寧愿燒死也不出山。晉國人哀痛介之推之死,于清明前二日不點火煮食,叫做“禁煙”。傳蠟燭: 據(jù) “西京雜記” (此書一說為漢劉歆撰,一說為晉葛洪撰)記載: “寒食禁火日,賜侯家蠟燭。” 又唐人 “輦下歲時記” 記載 “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賜近臣。” 這是說,寒食節(jié)后,帝王之家將火種送給王侯貴族之家。五侯: 東漢桓帝封宦官五人為侯。單超為新豐侯,徐璜為武原侯,具瑗為東武陽侯,左悺為上蔡侯,唐衡為汝陽侯。五人同日封侯,世謂之五侯。人們認(rèn)為這首詩大意是在譏諷宦官當(dāng)權(quán)。作者寫作此詩時 (唐朝代宗大歷年間) 宦官勢力興起,朝政日見敗壞,諷刺的含意是可能的,但此詩給人一種升平盛世、五侯之家繁華富貴的印象。難怪后人有一本筆記說: 唐德宗讀過這首詩,印象深刻,剛好朝廷里有官職空缺,想起這首詩的作者,就把官職給了他。后人對于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這兩句詩的理解,也是諷刺與歌頌兼有,大概主張歌頌升平者為多。
【原詩】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fēng)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上一篇:《無限河山淚,誰言天地寬》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
下一篇:《舊日踏青芳草路,紛紛白骨襯飛花》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