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出自哪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什么意思,《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原文出處,《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賞析。
【出處】 唐·李商隱《無題》
【鑒賞】 李商隱有一部分詩稱為 “無題詩”,寫得很隱晦,內容或寫愛情,或另有寄托。由于年代久遠,資料不足,各家解釋不一。春蠶到死絲方盡:“絲” 與 “思” 諧音,意思是說,要不相思,除非自己身死,像蠶兒吐絲,直到蠶兒死了,才不再吐絲。蠟炬成灰淚始干: 蠟燭燃燒時流下的蠟脂,叫做“蠟淚”,蠟炬燒盡了,蠟淚就不流了。意思是說,相思的眼淚要到死時才能停止。曉鏡: 這里指早起照鏡。蓬山: 指蓬萊山,仙人所居。這里指對方的住處青鳥: 漢武故事里說,西王母會漢武帝,有青鳥先到殿前。后人就以 “青鳥”為使者的代稱?!按盒Q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兩句詩寫出相思之苦,并表達出至死方休的堅貞愛情; 這兩句詩也可以形容對子女、親友或國家的終生奉獻; 犧牲自己,成就他人,這是人間至高無尚的真愛。
【原詩】 見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上一篇:《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
下一篇:《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