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出自哪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什么意思,《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原文出處,《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賞析。
【出處】 唐·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鑒賞】 詩題中的幽州: 即現今之北京。燕昭王曾在此筑黃金臺,以招募賢士,故又名賢士臺。古人: 指古代禮賢下士的明主和受明主賞識而青云直上、立功成名的知識分子。悠悠: 長久,廣大。愴然: 悲傷、凄涼的樣子。原詩意思是: 往前看不見那些英明的君主以及建奇功立大名的天下之士,往后看不見自己理想中的人物。思念起宇宙之大、歷史之長 (有多少人被淘汰,多少人湮沒無聞),自己不勝感慨悲傷,禁不住涕淚滂沱。這是作者寫自己登上幽州臺眺望的感觸,發抒他仕途坎坷、懷才不遇的苦悶情緒。“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這兩句詩,后來引用常簡作: “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表示空前絕后的意思; 也可用作嘲諷那些自詡為 “天才” “非凡” 的人物。
【原詩】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上一篇:《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
下一篇:《又買閻浮一日生》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