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語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出自哪里,《寄語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什么意思,《寄語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原文出處,《寄語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賞析。
【出處】 清·江陰女子《題城墻》
【鑒賞】 清順治二年,南明福王投降,清兵大舉南下,逼近江南重鎮江陰城。江陰人民在典史閻應元與陳明遇組織下與清兵24萬人血戰81天,殺敵萬多人,后因糧絕,被敵人攻破城池。清統治者下令屠城,“滿城殺盡,然后封刀”,英雄的江陰人民,個個站著死,沒有一個屈膝投降。這是中華民族抗擊外族侵略者,最輝煌、最悲壯的一篇史詩。野蠻的清兵血腥屠殺江陰的人民后,滿地的尸骨,無人掩埋,散發著腐惡之氣。作者告訴路過的行人,不要掩著鼻子,他們雖然已經死了,但比茍活著的投降清朝的人更香呢。
【原詩】 雪嘴白骨滿疆場,萬死孤忠未肯降。寄語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上一篇:《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
下一篇:《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