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子路》:“(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本段大意是:子路問孔子說,衛(wèi)君要您出來治國,您先從何處著手?孔子說要先“正名”。接著他講了如果不先正名會產(chǎn)生的一系列后果。本條兩句:如果刑罰不得當,百姓們就不知如何是好了。無所措手足:手腳不知如何安放。即不知該怎么辦。
成語:手足無措。
《論語·子路》:“(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本段大意是:子路問孔子說,衛(wèi)君要您出來治國,您先從何處著手?孔子說要先“正名”。接著他講了如果不先正名會產(chǎn)生的一系列后果。本條兩句:如果刑罰不得當,百姓們就不知如何是好了。無所措手足:手腳不知如何安放。即不知該怎么辦。
成語:手足無措。
上一篇:《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