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記載:晉孝武帝準備讓人給大臣們講《孝經》。謝安、謝石兄弟在家里和一些人研討。車武子聽后有不明白之處,可是怕麻煩人家,又不好多問。他對袁羊說,不問吧,經上的道理沒弄懂,問多了又給謝家兄弟添麻煩。袁羊說,謝家兄弟不會嫌麻煩的。“何嘗見明鏡疲于屢照,清流憚于惠風?”
本段是說謝安、謝石二人誨人不倦,決不會因多問而厭煩。疲于屢照:(鏡子)因多次照用而厭煩。憚于惠風:(清流)怕和風吹拂。本條兩句:明鏡照的次數多了,清流被吹拂的次數多了,它們都不嫌勞累,不會厭煩。比喻問的次數多了,謝安、謝石不會厭煩。后用以比喻老師誨人不倦的精神。
成語:明鏡不疲。
上一篇:《何可一日無此君?》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余音繞梁,三日不絕.》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