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有諾責,寧有已怨》原文與賞析
子曰:君子不以口譽人,則民作忠。故君子問人之寒,則衣之;問人之饑,則食之;稱人之美,則爵之。子曰:口惠而實不至,怨及其身,是故君子與其有諾責也,寧有已①怨。(《禮記·表記》)
注釋
①已:拒絕。
譯文
孔子說:君子不用空話來贊美人,民眾中就會形成忠實的風氣。所以君子詢問別人是否寒冷,就會送衣服給人穿;詢問別人是否饑餓,就會送食物給人吃;稱贊別人德行高尚,就會授人官職。孔子還說:說得好聽卻不能給人好處,會有怨恨和災難降臨自身,所以君子與其因為輕易承諾別人卻不能兌現而遭到指責,寧愿因為無能為力而拒絕別人而招致埋怨。
感悟
儒家不尚空言,決不愿言過其實。如今一些團體和個人貪圖一時之便利,崇尚空話和假話,并采取相應的政治策略、經濟策略、銷售策略、廣告的宣傳策略等等不明智的做法殊不知這種風氣一旦形成,最終人人都是受害者。
上一篇:《與人方便》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與其求神問鬼,不如做好自己》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