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不足,攻有余》原文與賞析
經曰:地所以養人①,城所以守地,戰所以守城。內得愛焉,所以守也;外得威焉,所以戰也。守不足,攻有余。力不足者守,力有余者攻……故曰:善攻者,敵不知所守;善守者,敵不知所攻。微乎微乎,至于無形;神乎神乎,至于無聲,故能為敵之司命。(《攻守篇第二十二》)
【注釋】①人:原著作“民”,李筌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諱,而改“民”為“人”。百姓。
【譯文】經典上說:土地是用來養活百姓的,城池是用來守衛土地的,戰斗是用來保護城池的。對內得到民眾的愛戴,才可以守土衛國;對外保持強大的威懾,才可以戰勝敵人。實行防守是由于兵力不足,采取進攻是因為兵力有余。換言之,兵力不足的就防守,兵力有余的就進攻……所以說,善于進攻作戰的軍隊,致使敵人不知如何防守;善于防御作戰的軍隊,能使敵人不知如何進攻。微妙呀,微妙,以至于看不見任何形跡;神奇啊,神奇,以至于聽不到絲毫聲音!因此,我軍就能主宰敵人的命運了。
【評說】戰場上的攻與守是緊密相連的。弱者守、強者攻,不是一味地強調攻防,而是要巧妙地運用時間和空間,積極創造和等待戰機,最終實現攻中有防,防中有攻。進攻是防守的樞紐與轉機,防守是準備進攻的策略與手段。
上一篇:《太史公尊孔子爲世家論》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守口如瓶是美德》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