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人當相敬愛》原文與賞析
世間人民,父子、兄弟、夫婦、親屬,當相敬愛,毋①相憎嫉,有無相通,毋得貪惜。言色常和,莫相違戾②。或③時心諍,有所恚怒,后世轉劇④,至成大怨。世間之事更相患害⑤。(《無量壽經》卷三十三)
注釋
①毋:不要。②違戾:違,相反,相背;戾,乖張、暴戾。③或:有的。④劇:劇烈。⑤患害:災禍、災難。
譯文
世界上的人有父子、兄弟、夫婦等親屬,應當相互尊重友愛,不要相互憎恨嫉妒,應當互通有無,不要貪婪吝惜。說話和表情應當和悅,不要相互違背和做暴戾的事。如果有的時候突生爭斗之心,就會產生仇恨憤怒,并且會越來越劇烈,以至于變成為大的怨恨。世間的事情都是這樣,那么人與人之間就會產生更大的災難和禍害。
感悟
這里提到的“憎嫉”,指懷著憎恨情緒的嫉妒,是一種特別值得我們警惕的不良心態。
嫉妒,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是毒害人的靈魂的砒霜。嫉妒現象在同事之間、朋友之間、甚至親屬之間都有可能發生,它會影響學習、影響工作,損害友情、損害親情。嫉妒,其實質是對自己所缺少的東西的羨慕之情的扭曲表現。嫉妒表面看起來是對他人不滿,其實是對自己不滿,但是又害怕正視這一不滿。要杜絕這種心態的產生,就要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使自己的胸懷像天空和大海一樣寬廣、明凈。
上一篇:《世無常貴,事無常師》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事與愿違》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