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樓閣(《百喻經·三重樓喻》)》原文與賞析
有富愚人,癡無所知。到余富家,見三重樓。高廣嚴麗,軒敞疏朗。心生渴仰,即作是念:“我有財錢不減于彼。云何頃來而不造作如是之樓?”即喚木匠而問言曰:“解作彼家端正舍不?”木匠答言:“是我所作。”即便語言:“今可為我造樓如彼。”
是時木匠即便經地壘墼作樓。愚人見其壘墼作舍,猶懷疑惑,不能了知,而問之言:“欲作何等?”木匠答言:“作三重屋。”愚人復言:“我不欲下二重之屋,先可為我作最上屋。”木匠答言:“無有是事。何有不作最下重屋而得造彼第二之屋?不造第二,云何得造第三重屋?”愚人固言:“我今不用下二重屋,必可為我作最上者。”
時人聞已,便生怪笑。咸作此言:“何有不造下第一屋而得上者!譬如世尊四輩弟子。不能精勤修敬三寶。懶惰懈怠欲求道果。而作是言:‘我今不用余下三果,唯求得彼阿羅漢果。’亦為時人之所嗤笑。如彼愚者等無有異。”
譯文
一個愚蠢的富人,癡傻無知。他到別的富人家去,看見一座三層高的樓房,又高又大,富麗堂皇,寬敞開闊,心中頓生渴望羨慕。他想:“我的錢財并不比他的少,為什么以前不造一座和這一樣的樓呢?”他立刻喊來木匠,問道:“你了解那家的樓是怎么造的嗎?”木匠回答說:“那座樓就是我造的。”富人連忙說:“那你現在就為我造一座和他家同樣的樓吧。”
于是木匠立即開始丈量地基、壘磚、砌石,開始造樓。這個愚蠢的富人看見木匠壘磚、砌石,心里疑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問木匠:“你這是打算干什么呀?”木匠回答說:“造三層的樓啊。”蠢富人又說:“我不想要下面兩層,你可以先為我造最上面一層。”木匠回答說:“沒有這樣的事情!哪有不造最下面一層而造第二層的?不造第二層又怎么能造第三層樓呢?”蠢富人卻固執地說:“我現在不要下面那兩層,你一定得給我造最上面的那層!”
其他人聽說了這件事,都嘲笑這個富人,大家都說:“哪有不建造下面第一層樓就能夠得到最上面一層樓的道理?這就好比修行的人,不去勤奮地修習經書,懶惰懈怠,卻想得到正果,而且還說:‘我現在不想修習佛教中的其余三果,只想得到那最高境界的第四果,就是阿羅漢果。’這種想法也同樣會被人譏笑,因為這和那個富人犯了同樣的錯誤。”
感悟
成語“空中樓閣”就是由此而來,人們以它比喻脫離實際的計劃和不可能實現的幻想。古語說:“百丈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做人做事都要踏踏實實,正如建造樓房,唯有夯實基礎,才能逐層建成穩固的大廈。
做人不能好高騖遠,不要拒絕做平凡的小事。人完全可以有美好的理想和高遠的目標,但是實現它們需要一個過程,完成這個過程必須從當下做起,必須付出持之不懈的努力,“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理想的實現,絕不是輕而易舉的事。飯要一口一口地吃,事要一點一點地做,幻想一口氣吃成一個胖子,或者通過投機取巧達到目的,結果只能是適得其反。
一切宏大的事業都基于點點滴滴的積累以及腳踏實地的實踐。
上一篇:《禮,上下之紀》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立不易方》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