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猜忌,躲避禍端
會快樂生活的人,并不一味地爭強好勝,在必要的時候,寧肯裝一下糊涂,吃一點虧。
明朝正德年間,朱宸濠起兵反抗朝廷。朝廷派王陽明率兵去征討,由于他出色的指揮,一舉擒獲朱宸濠,立下了大功。當時的總督江彬正受到正德皇帝的寵信,他十分嫉妒王陽明的功績,認為他奪走了自己大顯身手的機會。于是,他廣布流言想嫁禍于王陽明,想除掉他,把這個功勞奪為己有,因此,他對別人說:“最初王陽明和朱宸濠是同黨,后來聽說朝廷派兵征討,才抓住朱宸濠為自己解脫?!?/p>
在這種情況下,王陽明和好友張永不得不商討對策:“如果退讓一步,把擒拿朱宸濠的功勞讓給江彬,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假如堅持下去,不做妥協,那江彬等人就要狗急跳墻,做出傷天害理的勾當?!睘榇耍麑⒅戾峰┙唤o張永,使之重新報告皇帝:“朱宸濠捉住了,是總督大人的功勞。”
這樣,王陽明堵住了江彬的嘴,使其不再亂說話。隨后,王陽明就以病體纏身為由,回家休養去了。張永回到朝廷后,大力稱頌王陽明的忠誠和慷慨推功的高尚事跡。正德皇帝明白了事情的始末后,就重新給予了王陽明應得的封賞。
王陽明以退讓之術,避免了橫禍的發生。由此可見,有時候懂得吃虧是很必要的。
智慧總結
一個普通人,也應該是以一生平安無事、沒有任何禍端為幸福的。所有禍端多半是由多事而招來,多事又源于多心,多心是招致災禍的最大根源。所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一個光明磊落的人自然俯仰無愧,根本不用懷疑別人對自己有過什么不利的言行。只有整日無所事事的小人、閑人才會為無聊的閑事、瑣事忙碌,為依附權勢、爭奪名利奔波,為閑言碎語費盡心思地猜疑。這些人的思想境界很低,難以意識到自己的可笑、可悲。所以古人云:吃虧是福。太多的人不懂得吃虧,鄰里之間為了一點雞毛蒜皮小事,常常鬧得不可開交。遇事忍一忍,暫時或許會吃點小虧,但以后會有更多的大便宜在等著自己去撿。如果做每一件事情都權衡得失,吃虧的事情一點不干,那么以后很難有大便宜到手。
上一篇:內心清靜,隨緣則安
下一篇:劉備誠心求才得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