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不識大體
平原君趙勝是著名的“戰國四公子”之一。他以善“養士”著稱,賓客達數千人之多,他多次在趙國危急之時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尤其是秦國圍攻邯鄲之時,趙國危在旦夕,平原君出使楚國,努力說服楚王,與楚王訂立合縱盟約,同意聯兵抗秦,平原君回國后又把家里所有東西分發給士兵享用,招募壯士三千,前去與秦軍決一死戰,從而取得抗秦存趙的勝利,因此司馬遷稱他為亂世之中的倜儻公子。
但是,趙國最大的危機何嘗不是他造成的呢。趙勝畢竟只是個公子哥兒,貪圖私利而喪失理智,相信了馮亭的邪說,貪圖他獻出的上黨,致使趙國兵敗長平,趙軍四十多萬人被坑殺,趙國從此衰敗。他目光短淺,不識大體,賓客上千卻都空有其表,少有真正的賢才;只看眼前忽視大局,為了一郡之地,白白葬送數十萬趙國將士。趙勝的不識大體對趙國的衰亡負有直接的責任。
釋義
不懂得從大局考慮。處理問題不能從整體和長遠利益出發。
上一篇:不脛而走典故故事|不脛而走釋義
下一篇:東郭先生典故故事|東郭先生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