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基·鄙人學蓋》注釋,意譯與解說
鄭之鄙人學為蓋①,三年, 藝成而大旱, 蓋無所用。乃棄而為桔槔②,又三年,藝成而大雨,桔槔無所用,則又還為蓋焉。未幾而盜起,民盡改戎服,鮮有用蓋者。欲學為兵, 則老矣。
——《郁離子·虞孚》
【注釋】
①蓋: 泛指防雨的器具。②桔槔 (gao): 一種汲水的設備。
【意譯】
鄭國鄉(xiāng)下有個人學做防雨的器具,三年以后手藝學成偏遇大旱,雨具沒有作用。于是就放棄做器具,而去學制汲水的設備,又過了三年, 手藝學成可又偏遇大雨,桔槔又沒有用處,于是又回過頭來再做防雨的器具,沒多久出了盜賊,民眾都改穿打仗的服裝,很少有用雨具的了。這人又要學做兵器,可他已經(jīng)老了。
【解說】
初看起來,“鄭之鄙人”真使人為之同情為之著急,學了這樣手藝用不上,習了那樣手藝同樣用不上。但細究起來,我們不能不說這是他自己的過錯。學以致用這是不錯的,鄭人“致用”的愿望十分強是因為他要以藝謀生。究竟學什么藝是需要作可行性論證的,當然,不僅學藝這樣,做任何事情都要考慮到可行性。如果經(jīng)過論證,確是可行的,那么就不能三心二意而必須專心致志的學下去。說得細一點,可行性是與預見性聯(lián)在一起的,倘若不能對藝成后的社會需求有所預見,那是免不了要押錯“賭注”的。鄭人學為蓋,藝成而大旱,蓋無所用,則棄而為桔槔,藝成而大雨,桔槔無所用,于是又去做“蓋”。世間風云多變,社會需求林林總總,缺少主見的鄭人哪能學得天下所有的手藝?以不變應萬變方能取勝,東一榔頭西一棒,失敗是自然而然的結(jié)果。所謂多才藝的多也是有限度的,何況生命有限?當鄭人要學習制造兵器時,他已垂垂老矣。
【相關(guān)名言】
所謂失敗就是說一個人已經(jīng)做錯事情,卻又不能從錯誤中得到教訓。
——英國·赫伯特
為了迎合風向而改變自己見解的人,我們認為是糟糕的、卑鄙的、毫無信念的人。
——俄國·杜勃羅留波夫
上一篇:《侯白·車翻豆覆》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魏收·阿豺折箭》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