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夢龍·含淚吃河鲀》注釋,意譯與解說
有夫婦聞河鲀①甚盛,謀買嘗之。既治具,疑其味毒,互相推諉。久之,妻不得已,將先舉箸,乃含淚謂夫曰:“吃是我先吃了,只求你看顧這兩個兒女;若大起來,教
他千萬不要買河鲀吃。”
——《笑府》
【注釋】
①河鲀:魚名稱,我國沿海均產。魚肉鮮美,唯肝臟、生殖線及血液含有毒素。
【意譯】
有一對夫婦久聞河鲀之名,就商量著買來嘗嘗。燒好了以后,懷疑它有毒,就互相推讓著。推了很長時間,妻子不得已,就舉起筷子先吃,含著淚對丈夫說:“吃是我先吃了,只求你看顧這兩個兒女;他們長大了以后教他們千萬不要買河鲀吃。”
【解說】
俗話說:拼死吃鲀。這句話妙就妙在“拼”字上,說明寧死也要嘗到河鲀味。這則笑話叫做“含淚吃河鲀”,妙就妙在“淚”字上。一個“淚”字,集中體現了理智與欲望之間的難于排解的矛盾。既然懷疑河鲀有毒,不吃也就罷了,然而河鲀美味的誘惑,最后竟然戰勝了對死的恐懼,自己既然無法拒絕河鲀的誘惑,卻又指望子女不要重蹈覆轍,這就叫人又好氣又好笑了。理智與欲望之間就是這樣往往無法一致,而理智在欲望面前又常常要敗下陣來。所以這位妻子的行為與他的囑托就要發生無法消解的矛盾,但誰又能保證她的兩個兒女長大起來不會重蹈她母親的前轍呢?不過話又得說回來,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們又不得不佩服這位母親的勇敢和獻身精神,所以“含淚吃河鲀”的這位妻子應該受到稱贊。人間社會,蕓蕓眾生,形態各一,心態各異,不管是什么途徑,什么手段,時間先后,形成美丑, 只要是吃下“河鲀”了, 其勇敢精神, 還是值得褒獎的。怕就怕淺嘗輒止, 或者裝成“拼死”的樣子,做好河鲀而不吃,前者不夠徹底,后者沽名釣譽。文中的這位丈夫大概就是這類人。更壞的是如果妻子吃后不死,他說不定會筷如雨下,大嚼其鮮了, 這才是真正應該譴責的。
【相關名言】
偉大的價值在于完成責任。
——英國·邱吉爾
一個好的目標卻決不會因為慢慢來而落空。
——美國·林肯
上一篇:《馮夢龍·吏人立誓》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韓非·和氏獻璧》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