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白齋主人·名讀書》注釋,意譯與解說
車胤囊螢①讀書,孫康映雪②讀書。一日,康往拜胤,不遇, 問:“何往?”門者曰: “出外捉螢火蟲去了。”已而胤答拜康, 見康閑立庭中, 問: “何不讀書?”康曰:“我看今日這天不像個下雪的。”
——《笑林》
【注釋】
①車胤:晉朝人,字武子,幼年時勤奮博學,因家里貧窮而無燈油,常拍捉螢火蟲,用來照書而讀。②孫康:晉朝人,少年時勤奮好學,也因家貧沒有燃燈之油,冬天的雪夜常借雪之光亮而讀書。
【意譯】
車胤將螢火蟲捉進布袋里照明讀書,孫康借雪光而讀書。有一天,孫康去拜訪車胤,沒遇著,問看門人他到哪兒去了,回答說:“出外捉螢火蟲去了。”不久之后,車胤回訪孫康,只見孫康閑立于庭中,便問道:“為什么不讀書呢?”孫康回答說: “我看今日這天不像個下雪的樣子。”
【解說】
車胤囊螢而讀書,孫康映雪而讀書,充分反映出他們充分利用一切機會,刻苦學習的精神,他們的事跡,也流傳為千古佳話,成為后來讀書人學習的榜樣。他們兩個人也因為自己少年時的刻苦博學,后來為國家所用,成為朝廷的重要臣僚。這則故事借這兩個人物開了個玩笑,意在諷刺那些不講求實質,只搞形式主義,擺花架子的人——一個放著大好白天不讀書,偏要找螢火蟲來晚上讀,一個偏要等下雪再讀,何其愚也。但是尋其根源,卻是中國人之“名”份之罪,他們倆之所以這樣放在白天不讀書,偏要到晚上去活受罪,還不是要保住其“名”嗎?“名”對中國人的壓力也太大,一個人要是出了名,他就得畢生維護這一榮譽,哪怕后來對于這個“名”的維護已與這“名”本來的精神實質背道而馳;一個單位要是出了“名”,它在后來也許為這個“名”作出很大犧牲,而且要當包袱一樣背著,所以現在很多人怕出名,許多企業也怕出名。如果出了名之后,“紅旗”又倒了下來,其影響要比不出名壞多了。但也因為這個“名”重要,也引得一班人沽名釣譽,企圖以“名”謀私。然而這種“名”不管以何種形式出現,終究是一種變態。
【相關名言】
虛榮、浮華、卑鄙、狹隘的毛病……是極普遍的,人們發現自己有這些毛病,也常發現別人有這些毛病,所以人們雖然仰望比較完善的標準,卻從來不苛責這些缺點。——法國·居里夫人
上一篇:《孟子·取友必端》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莊周·呂梁丈夫》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