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夢龍·酸酒》注釋,意譯與解說
有上酒店而嫌其酒酸者, 店人怒, 吊之于梁。客過問其故,訴曰: “小店酒極佳,此人說酸,可是該吊?”客曰: “借一杯我嘗之。”既嘗畢,攢眉謂店主曰: “可放此人, 吊了我罷。”
——《廣笑府》
【解說】
人丑愛稱美,東施愛效顰,世間的事情就是如此滑稽古怪。這位店主人將敢于說實話者吊在梁上還是小懲罰,即使置于死地又何妨呢?因為在他心目中,這位說實話者不僅是說了假話,而且是污蔑了他的人格。反之,如果,這位說實話者不說酒酸,而是違心地說其酒極佳,可能就會被奉為上賓了,讓他喝了酒,還不收錢。說實話就被吊起來雖然好笑,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卻未必是個笑話,古往今來,說實話而受種種懲罰的事例,可說是屢見不鮮的。總有一些人以為自己說的話就是絕對真理,自己做的事就是絕對地正確,別人就應(yīng)該絕對地服從。如果別人對其言行稍稍表示異議,他就會認(rèn)為這是對自己的不滿,是在說假話,是對自己不忠,從而就大加排斥。這種人有著一種唯我獨尊的心態(tài),必然是親小人遠(yuǎn)賢者,必然會顛倒黑白,混淆是非,同樣,也必然是從自尊自信開始,到害人害己告終。什么才是真正的真理,大多數(shù)人心中是明白的,他們寧愿被吊起來也不愿說違心的話,而且即使看到有人被吊在先,還是有人愿意再次被吊起來。假話終是假話,真理總有人會舍命堅持的。
【相關(guān)名言】
俗話說:“人總是樂于把最大的奉承留給自己”,而友人的逆耳忠言卻恰好可以治療這個毛病。
——英國 弗·培根
君子若能聽言如響,從善如流,則身安南山,德茂松柏,聲振金石,名流千載也。
——劉晝
上一篇:《劉基·郤惡奔秦》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虞韶·鐵杵磨成針》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