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御寇·商丘開》注釋,意譯與解說
與商丘開俱乘高臺,于眾中漫言曰: “有能自投下者賞百金?!北娊愿倯?yīng)。商丘開以為信然,遂先投下,形若飛也,揚于地,骪骨無毀①。范氏之黨以為偶然,未詎怪也。因復(fù)指河曲之淫隈②曰: “彼中有寶珠, 泳可得也?!鄙糖痖_復(fù)從而泳之。既出,果得珠焉。眾昉③同疑。子華昉令豫肉食衣帛之次。俄而范氏之藏大火。子華曰: “若能入火取錦者,從所得多少賞若?!鄙糖痖_往無難色,入火往還, 埃不漫, 身不焦。范氏之黨以為有道, 乃共謝之曰: “吾不知子之有道而誕④子, 吾不知子之神人而辱子。子其愚我也,子其聾我也,子其盲我也。敢問其道?”商丘開曰: “吾亡道, 雖吾之心,亦不知所以。雖然,有一于此, 試與子言之。曩子二客之宿吾舍也, 聞譽范氏之勢, 能使存者亡, 亡者存; 富者貧, 貧者富。吾誠之無二心。故不遠(yuǎn)而來。及來, 以子黨之言皆實也, 唯恐誠之之不至, 行之之不及, 不知形體之所措, 利害之所存也。心一而已,物亡迕者,如斯而已。今昉知子黨之誕我,我內(nèi)藏猜慮,外矜觀聽,追幸昔日之不焦溺也,怛⑤然內(nèi)熱, 惕⑥然震悸矣。水火豈復(fù)可近哉?”
—— 《列子·黃帝》
【注釋】
①:同“毀”。②隈:彎曲的地方。淫隈:水灣的深處。③昉(fang):開始。④誕:欺騙。⑤怛(da):痛苦,悲傷。⑥惕:戒懼的樣子。
【意譯】
有一次,范氏門徒和商丘開一起登上高臺,眾人中有人隨便說:“誰能從高臺上跳下,賞他百金?!贝蠹覡幭瓤趾蟠饝?yīng),商丘開信以為真,率先跳下,身形輕似飛鳥,飄揚到地面,肌骨一點也沒受損傷。范氏門徒以為事屬偶然,并不感到奇怪。又指著一個河灣的深處說:“那里面有個寶珠,游下去就可以得到。”商丘開聽了又游了下去,等游出水面果真得到了珠寶。大家這才驚疑,子華也才開始讓他加入到吃酒穿帛門客的行列。不久,范氏儲藏室起火,子華說:“你要是能到火中取出錦緞,取得多少都賞給你?!鄙糖痖_毫不費力地往返于火中,塵埃不沾,身體不焦。范氏門徒以為他有什么道術(shù),一起向他道歉說:“我們不知您是有道之人而欺騙了您,不知道您是神人而侮辱了您。您是以我們?yōu)橛奕耍晕覀優(yōu)槊@子,以我們?yōu)橄棺?。請問您有什么道術(shù)?”商丘開說:“我沒什么道術(shù)。從內(nèi)心講我也不知道原因。雖然如此,有一點想法與你們說說。從前,兩位門客借宿我家。聽到他們贊譽范氏之勢,能使活著的死亡,死去的復(fù)活;富有的變窮,窮的變富,我深信不疑。所以遠(yuǎn)道而來。來到以后,以為你們的話都不會錯,唯恐誠心不到,行動跟不上,從不考慮形體的安全和利害。只是一心一意,覺得沒有什么能違抗我,如此而已。現(xiàn)在才知道你們是欺騙我,我內(nèi)心懷著猜慮,外表還要矜持,留意別人的視聽,想起前些日子幸而沒被燒焦和淹死,驚得我五內(nèi)發(fā)熱,心里震動,哪里還可以再靠近水火呢?”
【解說】
俗話說:“誠則靈。”商丘開偶然聽說子華的聲名與權(quán)勢能操縱生死貧富,便信以為真,懷著一股赤誠遠(yuǎn)道投奔子華。在這種誠心支配下,他志無他慮,頓忘其形骸,死生憂懼不再在乎,以致創(chuàng)造了墜臺不傷、入水不溺、入火不焦的奇跡。這則寓言似乎想告訴我們,無論做什么事情,都必須要有堅強的決心,充分的信心,才能克服一切困難,才能達(dá)到既定目的。從這個意義上講,這則寓言的借鑒意義是十分清楚的。但是,誰都能理解,奇跡只是特定條件下的產(chǎn)物,并不是只要有了誠心,就能解決一切問題。商丘開的奇跡只是作者為了極言誠心之可貴而想象出來的。在我們面臨具體問題時,還必須從實際出發(fā),掌握事物的客觀規(guī)律,弄清問題緣由、過程,對它作出具體的分析。否則, 盲目行動, 再有誠心也會造成意料之外的后果。
【相關(guān)名言】
誠之所感, 觸處皆通。
——吳處厚
誠無不動者, 修身則身正, 治事則事理。
——楊時
上一篇:《石成金·啞子說話》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劉安·善呼者》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