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非寓言·三重樓》寓言賞析
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癡無所知。到余富家,見三重樓,高廣嚴麗,軒敞疏朗,心生渴仰, 即作是念:“我有財錢,不減于彼, 云何頃來而不造作如是之樓?”即喚木匠,而問言曰:“解作彼家端正舍不?”木匠答言:“是我所作。”即便語言:“今可為我造樓如彼。”
是時木匠即便經地,壘墼,作樓。愚人見其壘墼作舍,猶懷疑惑,不能了知,而問之言:“欲作何等?”木匠答言:“作三重屋。”愚人復言:“我不欲下二重之屋,先可為我作最上屋。”
木匠答言:“無有是事!何有不作最下重屋而得造彼第二之屋?不造第二, 云何得造第三重屋?”
愚人固言:“我今不用下二重屋, 必可為我作最上者!”時人聞已,便生怪笑。
——佛經寓言(《百喻經》)
寓言中富愚人的愚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他看見別人有一座高大漂亮的三層樓房,就要木匠替他造一座沒有下面兩層只有最上面一層的“空中樓閣”;另一方面,當木匠告訴他“空中樓閣”造不出時,他仍固執已見,一定要造。
這篇寓言的主要寓意是:做好任何一件事,必須打好基礎。富愚人不懂得基礎的重要性,所以當木匠經地(丈量地基)、壘墼(ji,磚塊)的時候,他不知這是干什么;他否定木匠的做法,要求木匠建造沒有一、二層樓的三層樓。“萬丈高樓平地起。”各行各業都要打好基礎,練好基本功。運動員要取得優異的成績,要先從事各項基礎訓練,科學家要攀登科學高峰,要接受基礎教育。但人們又為什么往往輕視、否定基礎呢?原因有二:第一,愚昧無知,不懂得基礎的重要性。這位富愚人“癡無所知”,就屬于這類情況;第二,急功近利,或想投機取巧。這類人認為打基礎費時費力費錢,又不能立即看到成果,因此幻想跳過基礎階段,一蹴而就。
這篇寓言還有一層寓意:不要固執已見,要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在木匠向富愚人講了“空中樓閣”不可能造的道理之后,富愚人仍堅持非造不可,——這種愚比“癡無所知”的愚更加可笑,可悲。如果虛心聽取木匠的意見,富愚人還有可能變得聰明起來,但他固不可徹,因而就永無聰明之日了。
作者不是簡單地只寫富愚人的愚,把他作為一個愚人的化身,而是著筆于人物性格的刻劃,寫出了一個有個性的愚人形象,這正是作者在藝術上高明的地方。富愚人不單純是“愚”,他具有復雜的個性特征。首先,他虛榮心極重。他之所以要造三重樓,是起于他的虛榮心,他看見別人有座漂亮的樓房,心里極為羨慕,一心要壓倒別人;其次,他剛愎自用,固執已見。當他看見木匠準備造第一層樓時,使命令道:“我不要下面兩層樓,你給我造最上面這層樓!”口氣橫蠻得很,沒有任何商量的余地。所以這位富愚人的形象不是扁平的,而是立體的;不是蒼白的,而是富有藝術光彩的。
上一篇:《亞非寓言·三尾魚》寓言賞析
下一篇:《中國寓言·不死之藥》寓言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