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澳寓言·車轱轆和馬》寓言賞析
車轱轆在車身下如泣如訴, /一個勁兒地叫苦。 /“朋友,”累壞的馬兒心里感到糊涂, /得把事情問問清楚, /“朋友, 是何緣故? /你為何連聲叫苦? /要知道, /負重拉車的是我, /而不是你車轱轆?!?/p>
有些人整天哭喪著面孔, /滿懷虛榮, /把別人的辛勞當作自己的成績, /處處擺功。
——杰米揚·別德內依寓言(選自《俄羅斯寓言百篇》)
這則寓言寫車轱轆和馬對話,情節單純得很,可內涵并不簡單。它象一泓山泉,清徹見底,樸實無華。然而,只要你嘗它一嘗,就立刻覺得清涼爽口,覺得有那么一縷幽香直沁到你的心底。
車轱轆是車的組成部分,無庸諱言,它有支撐的作用。然而負重拉車的卻是那埋頭苦干的馬。這幾乎是人們常識范圍內的事。而車轱轆卻恬不知恥地在車身下“如泣如訴,一個勁兒地叫苦”。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被“人格化”了的“車轱轆”代表了這么一類型的人:他們自己很少做事,或者根本不做事,卻慣于以“巧妙”的手腕“把別人的辛勞當作自己的成績處處擺功”。一個工廠的生產翻了幾番,某一作品在全國得獎,某位同志有了創造發明……這當中誰出了多少力,誰起了何種重要作用,群眾心里都有譜??善心切败囬镛A”式的人物借此機會到處自我吹噓,招搖撞騙。俗話說:“泰山不是堆起來的,功勞不是吹起來的。”古人云:“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已力乎?”(《左傳·僖公二十四年》),這就是給“車轱轆”式人物最公正的品質鑒定。究其實,夸夸其談、喜愛吹噓的人,并無多大能耐,叫賣得最兇的商人一定是次品劣品急于脫手者。“最壞的輪子,聲音最響。”這一句西洋諺語正是這則寓言深層意蘊最形象的概括。
對話是這則寓言的基本手法,雖然寥寥數語,但也非常考究:“馬”的話是直接記錄,“車轱轆”的話則是通過敘述方式間接表現?!败囬镛A”的話高度概括,具體內容通過“馬”的答話暗示出來。這叫做“睹竿知影”法。這樣處理既靈活又簡煉。簡煉、單純的表現形式與豐厚深刻的思想內容的有機結合,乃是《車轱轆和馬》這則寓言最令人矚目的藝術特色。
上一篇:《歐美澳寓言·跳舞熊(一)》寓言賞析
下一篇:《中國寓言·遼東白豕》寓言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