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非寓言·船夫和哲學家》寓言賞析
有一個船夫在激流的河中駕駛小船,船上坐著一個想渡到對岸去的哲學家。于是發生了下面的對話:
哲學家問:“你懂得歷史嗎?”
船夫回答:“不懂。”
哲學家說:“那你就失去了一半的生命!”
哲學家又問:“你研究過數學嗎?”
船夫回答:“沒有。”
哲學家說:“那你就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
哲學家剛剛說完這句話,風把小船吹翻了,哲學家和船夫兩人都落入水中。
于是,船夫喊道:“你會游泳嗎?”
哲學家說:“不會。”
船夫說:“那你就失去了整個生命。”
——阿拉伯寓言(選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
1882年4月, 馬克思從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寫信給他女兒勞拉,信末講述了一則“很能說明問題的短小的明哲的阿拉伯寓言”,這就是《船夫和哲學家》。
寓言基本上由船夫和哲學家之間的對話組成,分為小船傾覆前后兩部分。翻船之前,哲學家因船夫既不懂歷史,又不懂數學而嘆惜他“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可船翻后哲學家卻因不會游泳而身處危境,如果船夫不加救援,勢必“失去整個生命”。寓言明顯地諷刺了哲學家瞧不起船夫——即輕視體力勞動者的思想。本來,書本知識與實踐知識,深奧理論與生活技能,腦力勞動者與體力勞動者,都是社會不可或缺的,兩方面各有所長,各有所短。這個哲學家以飽學驕人,居高臨下地藐視船夫,正表現了他的淺薄,反映著舊時代知識分子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的劣根性。但寓言不僅探討了讀書人與下層人民的關系,它還闡明了一個普遍的道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萬事萬物總是一分為二、優缺點并存的。因此,人們在處世接物時,決不應以己之長衡人之短,或因人之短矜己之長,而應當隨時隨地全面地衡量別人,正確地估價自己,要力避主觀片面,堅持謙遜踏實、虛懷若谷的態度。這樣,才能在順境中充實自己,有所作為;在風浪驟起、船毀槳折時也能處險不驚,轉危為安。
引述這則寓言之后,馬克思語重心長地對勞拉說:“這個寓言會使你對阿拉伯人產生某些好感。”的確,《船夫和哲學家》以巧妙的構思和鮮明的對比,表現了阿拉伯人民古樸而深邃的智慧,同時,也辛辣地嘲諷了那些誣蔑阿拉伯人“愚味無知”的現代歐洲紳士與殖民者,給予我們深刻的啟示。
上一篇:《歐美澳寓言·老鼠世界》寓言賞析
下一篇:《歐美澳寓言·良弓的主人》寓言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