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餅卷大蔥
煎餅卷大蔥是北方人喜歡的食物之一,聞名全國。據說起源于沂蒙山地區,那里至今還流傳著一個動人的故事。
在沂蒙山腳下,有一條沂河,在河岸邊,住著一位黃妹子。黃妹子很小的時候母親就過世了,父親再娶后不久也死了,她只得跟著繼母生活。黃妹子聰明俊俏,有一雙巧手,針線活做得好,方圓百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有錢有勢的人家都想娶她做媳婦。但是,她卻愛上了一個叫梁馬的窮小伙子,兩人情投意合,十分恩愛,還私下訂了終身大事。
可是,黃妹子的繼母心腸很壞,為人狡猾,又刁鉆刻薄,處處為難這個死了親娘的孩子。等黃妹子長大后,她悄悄背著黃妹子,收了一戶財主的豐厚聘禮,將黃妹子許配給財主做小老婆。黃妹子知道后,自然不答應,又哭又鬧。繼母拿她沒有辦法,便暗中設下了一條毒計,想逼梁馬放棄這門婚事,離開自己的心上人。
這一天,繼母裝出一副和善的樣子,派人把梁馬請來,笑嘻嘻地說:“小伙子,眼下你家的景況不富裕,既然你一心想讀書,不如就到我家來讀吧。等你考取功名之后,我就讓你和黃妹子成親。”
梁馬見繼母突然變得這么客氣,還以為她突然轉了性,趕忙施禮道謝。繼母又說:“我已經給你收拾好了一間書房,備下了文房四寶。你去看看還需要什么,我好讓下人送來。”梁馬感激地說:“這樣就夠了,只要有書和筆墨紙硯,別的什么都不需要。”
繼母等的就是他這句話,馬上對下人們大聲說:“你們都聽到了吧?這孩子只要書和筆墨紙硯,別的什么都不要,你們別拿其他東西過去,免得打攪了他讀書。”說完還裝模作樣地說:“真是有志不在年高啊!”
梁馬高興地搬進了書房。一看,果然文房四寶樣樣齊全,便放心了,專心讀起書來,從早晨一口氣讀到中午,該吃午飯了,可是沒人送飯來。他沒有在意,仍然不急不躁地繼續讀書。等到黃昏時分,還是沒有人送飯來。梁馬走出書房一看,只見幾個下人,把守著小院門口,不準他外出,只好回去再等。等到月亮偏西,仍然沒人送飯來。梁馬這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上當了。
原來,狠毒的繼母抓住梁馬“只要書和筆墨紙硯”這句話做起了文章。心想:我不讓人給你送飯,先餓上你三天三夜,即使餓不死,你也要逃跑。只要你一跑,我就誣賴你偷了我家的東西。到時候,即使你梁馬有一千張嘴也說不清,這門親事自然就退了!
這個圈套大狠毒了!善良的梁馬不知道該怎么辦。
后來,一好心的下人把這件事告訴黃妹子。黃妹子一聽,急壞了!她一面暗暗怨恨繼母的歹毒,一面苦思對策。突然,她心頭豁然一亮,有了主意。于是瞞著繼母,悄悄來到廚房,烙了很薄很薄的一摞白面餅,切得方方正正的,讓貼身丫頭給梁馬送去,并在她耳朵邊小聲囑咐了幾句。
丫頭剛到書房門口,就被守門的下人攔住了:“夫人有命,只許送讀書的東西,其他的一概不準送!”丫頭打開包袱,往前一送,說:“你看好了,我送的是紙。”下人一看,果然是一張一張的白紙,就放丫頭進去了。
這時,梁馬已經一天多粒米未進,早已餓得頭昏眼花。聽說黃妹子叫人送來一個包袱,心想一定是吃的,趕緊打開一看,原來是一摞白紙,別的什么也沒有,失望地嘆了一口氣。這時,聰明的小丫頭,朝他使了個眼色,示意他再仔細瞧瞧。梁馬再次打量那摞面餅,忽然聞到“白紙”散發出一股香味兒,拿起來咬了一口,哎呀,原來是面餅!這一下,梁馬高興極了,狼吞虎咽地吃起來,暗暗佩服黃妹子的心靈手巧。從此,梁馬天天吃黃妹子送來的“白紙”,安心讀書寫文章。
三天過去了,繼母心想梁馬一定已經餓得皮包骨了,說不定早就被餓跑了,就去問下人:“梁馬怎么樣了?”下人也迷惑地說:“還在讀書。”繼母惡狠狠地說:“這個窮小子,骨頭倒挺硬,再餓他三天看看。我就不信他是神仙下凡,居然不怕挨餓!”
黃妹子知道后,更加氣憤!心想:“真是個壞心的繼母!你盡管使壞吧,我這里有辦法對付你。”轉念又一想,時間長了,梁馬只吃飯不吃菜,怎么行呢?她靈機一動,又想出一個辦法:把大蔥剝干凈,剪了葉子,只留下一段大蔥,把大蔥的須根梳理一番,做成毛筆的樣子,捆成一扎,和面餅包在一起,叫丫頭送去。一到小院門口,又被下人截住。丫頭把包袱打開說:“睜大你的狗眼看看,這不是紙和筆嗎?”下人一看,果然是紙和筆,又把丫頭放進去了。
梁馬有了“紙”和“筆”,再也不愁生活了,他把大蔥往面餅里一卷,吃起來又香又可口。
又過了三天,繼母興沖沖地跑來問下人:“梁馬這下該不行了吧?”下人說:“沒有啊,梁馬照樣在讀書,一點兒事也沒有。”繼母大吃一驚,難道他喝風就能飽不成?下人又說道:“我看這件事也蹊蹺。餓了的時候,他就吃紙和筆,然后繼續讀書。”繼母哪里肯信,把手一揮,說:“走,帶我去看看!”她鬼鬼祟祟地進了院子,輕輕戳破書房的窗戶紙,往里一看,頓時嚇得目瞪口呆:梁馬正大口大口地吃著紙和筆呢!
繼母出了小院,命下人把梁馬喚到正房,假惺惺地問他:“這里的生活還過得慣吧?”
梁馬也給她裝糊涂,說:“過得慣,多謝您的照顧。”
繼母臉一紅,又問道:“下人說你天天吃紙和筆,是什么原因呢?”
梁馬說:“實不相瞞,小婿九歲的時候,跟父親上山打柴,迷了路,遇上一位神仙,他指點了我一些點石成金的法術。我用手一點紙和筆,它們就變成食物,可以充饑了。”繼母一聽梁馬有仙術,既吃驚又羨慕。
梁馬又說:“當年仙師囑咐我,在沒有考取功名之前,只能點三次;中榜之后,才能隨心所欲。”貪心的繼母一聽,急了:“賢婿呀,中榜后,你可別忘了岳母啊!”
梁馬一語雙關地說:“這個自然,我一定會好好報答您的恩情的!”繼母高興萬分,立即退掉了財主家的彩禮,從此對梁馬非常好。
兩年后,梁馬中了狀元,把黃妹子接到京城,完了婚,夫妻恩愛,生活美滿。回想起當初的經歷,他就特別愛惜糧食,很少吃雞鴨魚肉和山珍海味,經常讓妻子做當年的煎餅卷大蔥。至于那位壞心腸的繼母,后來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后,覺得十分慚愧,不好意思跟著黃妹子生活,也沒有再做壞事了。
后來,煎餅卷大蔥的吃法就在民間流傳開了。
上一篇:《清明節》故事簡介
下一篇:《狐貍、狼和熊》故事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