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學·王世貞·戚將軍贈寶劍歌(其一)》原文、賞析、鑒賞
曾向滄流怒鯨〔2〕,酒闌分手贈書生。芙蓉色盡魚鱗老〔3〕,總為人間事轉平。
〔1〕這是作者接受戚繼光將軍贈劍后寫的兩首詩中的第一首。戚繼光是明代著名將領,曾抗擊東南倭寇,威鎮海疆;又北調薊門提督軍務十六年,保衛北部邊防,功在國家。萬歷十年,張居正相死后遭彈劾,戚繼光曾受張居正倚重,竟受牽連,由薊鎮總兵南放廣東。戚繼光離北京與王世貞相別時贈劍與他。
〔2〕“曾向”句:滄流,指江海。(tuan),割,截斷。鯨,喻倭寇。此句寫戚繼光抗倭戰績。
〔3〕“芙蓉”句:芙蓉,指劍上的花紋。魚鱗老,指魚皮劍鞘破舊。此句指這把寶劍已經褪色生銹,劍鞘也已經破舊老化。
這首詩以劍寫人。這把英雄的劍,曾經斬鯨降倭,為人間正義做出貢獻,但劍也老舊,英雄已無用武之地。都說“寶劍贈烈士”,時無英雄,只有贈給書生做紀念、當擺設。四行詩里凝煉了無限感慨。
上一篇:《元代文學·趙孟·岳鄂王墓》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先秦文學·《禮記》·故事三則》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