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學·王安石·泊船瓜洲》原文、賞析、鑒賞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2〕春風又綠江南岸,〔3〕明月何時照我還?
〔1〕本詩作于熙寧七年四月,作者因推行變法為保守派阻撓,被迫辭去宰相職務,回其家居所在的金陵任江寧知府,舟行途中在瓜洲泊船。瓜洲是運河長江交匯的渡口,當時是南北水運交通樞紐。作者縱目望運,即景生情,寫下這首名篇。
〔2〕京口:今鎮江市,與長江北岸的瓜洲隔江相望。舟行由瓜洲入江可駛達金陵。鐘山:在南京市東。
〔3〕“春風”句:綠,此處作動詞,意為春風使江南岸一片碧綠。據洪邁《容齋續筆》:吳中士人藏有王安石原稿,“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為‘過’,復圈去,而改為‘入’,旋改為‘滿’,凡如是十許字,始定為‘綠’。”
這首七絕意境開闊,格調清新。作者雖遭遇政治上的挫折,卻毫無感傷頹喪情緒,表現了坦蕩的胸懷,流露出對江南山河的喜愛和還鄉的急切心情。“春風又綠江南岸”是名句,歷來詩評家常引為作詩煉字的佳話。這個“綠”字寫活了春風,寫出了色彩,寫出了生機勃勃的江南春色。
上一篇:《汪靜之》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魯藜·泥土》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