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再別康橋》原文、賞析、鑒賞
徐 志 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淀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云彩。
十一月六日中國海上
《再別康橋》選自《猛虎集》,是徐志摩的代表作之一。徐志摩早年留學,在英國劍橋大學(即詩中所說“康橋”)的讀書生活,給他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在《再別康橋》這首詩里,徐志摩以無限的眷戀之情,描繪了“康橋”的美麗和清幽,抒寫了他的英國夢。“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好個一往情深!康橋的云彩也是值得招手作別的。詩人別具才情地連用三個“輕輕的”,寫出了詩人不無傷感的情態。接下兩段,詩人描繪了康橋的景物,在詩人心頭“蕩漾”起一陣陣不可抑止的柔情,竟使詩人想化作“一條水草”,永留在他心愛的康橋。可惜,夢終歸是夢。當年的快樂、歡欣如今都化作了一片沉默,是再也找不回來了。早期熱烈的羅曼諦克,如今已變成了輕煙籠罩般的傷感。不用送行,不用灑淚告別,甚至也“不帶走一片云彩”,只是“悄悄的來”,悄悄的走。但是,康橋的美妙、清幽,將永遠在詩人的心胸里長存,詩人的靈魂早已經和康橋融為一體了。
我們說這首詩是徐志摩的代表作,是因為它不僅概括了詩人的思想狀況,還比較典型地體現了他的創作風格:空靈、輕快、含蓄。陸小曼說徐志摩“有些神仙似的句子看了真叫人神往,叫人忘卻人間有煙火味”(《云游·序》),他的這首詩確實是這樣。但是,某一瞬間的超脫和飄逸,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他因脫離現實而帶來的煩悶、消沉,對災難深重、風雨飄搖的祖國視而不見,而對異國他邦的康橋表示刻骨銘心的愛戀,這是徐志摩思想的消極的方面。
上一篇:《宋代文學·陸游·關山月》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唐五代文學·王之渙·涼州詞[1]》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