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學·賀鑄·青玉案》原文、賞析、鑒賞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且送、芳塵去〔2〕。錦瑟華年誰與度?〔3〕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4〕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5〕試問閑愁都幾許?〔6〕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7〕
〔1〕《青玉案》詞調,調名出自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錦繡緞,何以報之青玉案。”案,同“碗”。雙調,六十七字,上下片各五仄韻。本篇是賀鑄婉約詞的代表作。周紫芝《竹坡詩話》說:“賀方回嘗作《青玉案》詞,有‘梅子黃時雨’之句,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謂之賀梅子。”蘇軾、黃庭堅、周紫芝、張元幹等有步韻和作。黃庭堅曾親手抄錄這首詞放在案頭吟詠,并寫小詩評贊說:“解道當年斷腸句,只今唯有賀方回。”賀鑄(公元1062~1125),字方回,祖籍山陰(今浙江紹興市),生長于衛州共城(今河南輝縣)。出身沒落貴族家庭,十七歲起任殿直武弁、輾轉任低級武官二十余年。四十歲時經蘇軾等舉薦,改文職,先后通判泗州、太平州。晚年歸隱蘇州、常州,自號慶湖遺老。其詞題材豐富,兼有豪放、婉約二派風格。有《東山詞》,存詞二百八十余首。
〔2〕“凌波”二句:曹植《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芳塵。”凌波,形容女子行步輕盈;芳塵,形容女子行步揚起的飛塵。這里都借指美女。橫塘,在蘇州胥門外九里,作者在這里有別墅。二句寫所相思的女子不來橫塘而遠去。
〔3〕錦瑟華年:李商隱《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錦瑟本義是精美的琴瑟,這里借指青春的美好年華。
〔4〕“月橋”三句:形似彎月的橋,開鮮花的庭院,雕著連瑣花紋的窗,朱紅色的門,只有春風知道她這住所。
〔5〕“碧云”二句:碧云,碧空的云,一作“飛云”。蘅,一種香草。皋,水邊高地。彩筆,《南史·江淹傳》說江淹得五色筆,寫詩多美句,后夢中郭璞來討還此筆,再無美句。后人以彩筆喻指出眾的寫作才能。二句意為藍天白云緩緩流動,長滿香草的水邊籠罩著暮色,我用彩筆寫出這令人斷腸的詩句。
〔6〕都幾許:共有多少。
〔7〕“一川”三句:一川,整個平川。煙草,蔓草無邊無盡為煙霧籠罩。風絮,隨風飛舞的柳絮。梅子黃時雨,又稱黃梅雨,江南四五月間陰雨連綿,其時是梅子黃熟季節,俗稱梅雨或黃梅雨。三句都形容愁苦之多。
本篇抒寫相思和閑愁。上片寫美人遠去、又無尋處的相思情;下片寫由相思而生愁,云天邈遠,遲暮斷腸,愁思綿長。內容雖無深意,而藝術相當精美。詞中多用比興,意韻深長。“愁”本是抽象的感情活動,作者把它轉化為一系列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如結尾使用博喻手法,以一川煙草、滿城風絮、黃梅雨三種事物,以疊加的意象,化虛為實,構成十分醒目而強烈的印象,使讀者產生一連串跳躍式的聯想,通過思維活動而漸漸品出其中蘊涵的韻味。
上一篇:《唐五代文學·李賀·雁門太守行》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何其芳·預言》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