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虛 謙遜 虛心》同義詞與近義詞
【同】形容詞。都表示不自滿,不自大。
【辨】1.“謙虛”表示不驕傲自大,不自以為是,肯接受批評。
(1)大家夸他有音樂細(xì)胞,有歌唱天分,弄得一向謙虛的他也有點兒飄飄然起來。
(2)楊老太太陪客人坐了一會兒,便回到自己的屋中去,連句謙虛話兒也沒說,文博士偷偷的嘆了口氣。
“謙遜”還表示恭謹(jǐn)有禮貌。
(3)盡管那時李苦禪已日漸成名,但一直敬師如初,謙遜如故,不敢過分麻煩老師。
(4)馬老五收起槍,作出一副恭敬而謙遜的樣子望著朱四,但骨子里的得意卻掩飾不住地四處漫溢。
“虛心”表示主動地向人求教,真誠地接受意見或批評。
(5)他常常去觀看老藝術(shù)家的演出,虛心向別人求教。
(6)真正有信心,有主見的人,會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敢于承擔(dān)責(zé)任。
2.“謙虛”多表示態(tài)度、品質(zhì)、作風(fēng)、思想等。
(7)初見祝盾,一副謙和的笑容,一番謙虛的談吐,不見名家的作派。
(8)我雖然只見過他兩面,他給我的印象是:老成持重,謙虛熱情。
“謙遜”多表示態(tài)度、性情、作風(fēng)、思想,以及人的行為。
(9)“我是蟲豸,好嗎?……”小D說。這一謙遜反使阿Q更加憤怒起來。
(10)我以為,“追星族”和“捧星族”誰也不要謙遜,這“功”有你一半,也有他一半。
“虛心”多表示態(tài)度、行為。
(11)真話也常常是辛辣的,難聽的,而虛心傾聽真話將一利國家,二利人民。
(12)有了真誠,才會有虛心,有了虛心,才肯丟開自己去了解別人,他才能放下虛偽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
3.“謙虛、虛心”可以在書面語里使用,也可以在口語里使用。
(13)謙虛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之一,是使人不斷進(jìn)步,獲得成功的一個重要的內(nèi)在因素。
(14)越老越不要犯錯誤,越老越要謙虛一點。
(15)大凡天下的人有真正本事的,必定是能涵養(yǎng),能虛心。
(16)承認(rèn)大家都會錯,就可以虛心些。
“謙遜”多在書面語里使用。
(17)歷覽古今多少事,成由謙遜敗由奢。
(18)鄭板橋既是八怪之一,人們常以為他是個狂妄自大之輩,其實他為人謙遜,寫作態(tài)度極其嚴(yán)謹(jǐn)。
4.“謙虛”還是動詞,表示謙讓,推辭,說謙虛的話。
(19)既然這樣,我就不謙虛了,諸位所說,一點不假。
(20)他謙虛了一會兒,最后還是不愿意講述他的英雄事跡。
“謙遜、虛心”沒有這個用法。
上一篇:《談?wù)摗∽h論》同義詞與近義詞
下一篇:《貪婪 貪心》同義詞與近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