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
“喜”是會意字。甲骨文從壴(鼓),從口。會擊鼓歡笑之意。隸變后楷書寫作“喜”。
《說文·喜部》:“喜,樂也。從壴,從口。凡喜之屬皆從喜。”(喜,快樂。由壴、由口會意。大凡喜的部屬都從喜。)
“喜”的本義為歡悅、高興。如成語“聞過則喜”。引申為喜好。如杜甫《天末懷李白》:“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還用來表示值得慶賀的事,如報告成功或立功消息的文書就叫“喜報”。
古人認為,不孝有三,無后為大,所以懷孕的委婉說法就是“有喜”,懷孕初期惡心、嘔吐之類的生理反應叫“害喜”。生男孩叫“大喜”,生女孩叫“小喜”。
上一篇:《嗇》字義,《嗇》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嗇》
下一篇:《嘉》字義,《嘉》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