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
“量”是會意字。甲骨文下部像量器之形,上有口,表示可以向里面裝東西。金文口中加一點。小篆整齊化。隸變后楷書寫作“量”。
《說文·重部》:“量,稱輕重也。從重省,曏省聲。”(量,稱輕重。由重省亻表意,曏省鄉表聲。)
“量”的本義為量器,讀作liánɡ。引申指用量器計算容積或長度。如《莊子·胠篋》:“為之斗斛以量之,則并與斗斛而竊之。”
又引申指衡量。如《左傳·隱公十一年》:“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
“量”作名詞時讀liànɡ,指數量、數目。如“產量”。
引申指人的度量、器量。如“量淺”,指器量狹小。
“量”又指容量、容納事物的限度。如人們稱能喝酒的人為“海量”。
上一篇:《醒》字義,《醒》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醒》
下一篇:《釘》字義,《釘》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