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
“辟”本為會意字。金文上部是關閉的兩扇門,下為手,會用手把門推開之意。小篆發(fā)生訛變。隸變后楷書寫作“闢”。漢字簡化后寫作“辟”。
《說文·辟部》:“闢,法也。從卩,從辛,節(jié)制其辠也;從口,用法者也。凡闢之屬皆從闢。”(闢,法度。由卩、由辛會意,表示節(jié)制人們犯罪的意思;由口表示執(zhí)法的人。大凡闢的部屬都從闢。)
“辟”的本義為打開。如“辟門”,就表示廣羅賢才。引申為開辟、開拓。如“開天辟地”中的“辟”就是這種用法。又引申為駁斥。如“辟謠”。
“辟”又通“僻”。如《論語·先進》:“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意思是高柴愚直,曾參遲鈍,顓孫師(子張)偏激孤僻,仲由(子路)粗魯。
上一篇:《輦》字義,《輦》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輦》
下一篇:《過》字義,《過》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