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
“湯”是形聲兼會意字。金文和小篆皆從水,昜聲,易兼表熱之意。隸變后楷書寫作“湯”。漢字簡化后寫作“湯”。
《說文·水部》:“湯,熱水也。從水,昜聲。”(湯,熱水。從水,昜聲。)
“湯”的本義為熱水、開水,讀作tānɡ。引申指菜湯。如王建《新嫁娘》:“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洗手作羹湯”的意思就是洗手親自作菜湯。
又特指中藥的劑型。如“換湯不換藥”。
“湯”又讀作shānɡ,用作“湯湯”,形容水勢浩大、水流很急的樣子。如范仲淹《岳陽樓記》:“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也用來形容廣大、浩茫的樣子。如沈約《待罪江南思北歸賦》:“心湯湯而誰告?”
上一篇:《母》字義,《母》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母》
下一篇:《沉》字義,《沉》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