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

“艮”是象形字。甲骨文上部是一只大眼睛(橫目),下部是一個面朝右而立的人。小篆中的目變?yōu)樨Q立的目。隸變后楷書寫作“艮”。
《說文·匕部》:“艮,很也。從匕、目。匕目,猶目相匕,不相下也。”(艮,互不聽從,停滯不前。由匕、目會意。“匕目”的意思,好比兩人怒目相視,互不相讓。)
“艮卦”是八卦之一,代表山。《易》中對“艮”的解釋是盡頭、極限。山由石頭組成,故又引申為堅固、堅硬。
“艮”在北方方言中又讀ɡěn,指人脾氣犟,或食物韌而不脆,不易咬動。如“這個人真艮”,“花生米艮了”。
上一篇:《舌》字義,《舌》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舌》
下一篇:《菲》字義,《菲》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