肄

“肄”是會意字。甲骨文從又(手)持一獸之形,會捕獲一獸加以整治之意。金文另加義符“巾”。小篆發生訛變。隸變后楷書寫作“肄”。
《說文》無。
“肄”的本義為捕獲一獸加以整治,讀作yì。引申指修治、整治。又引申指研習、學習、練習。如“肄業上庠”,指在京都學堂讀書。
又特指勞苦。如《詩經·小雅·雨無正》:“正大夫離居,莫知我肄。”意思是,正官大夫早已離散,有誰知道我的苦勞。
肄
“肄”是會意字。甲骨文從又(手)持一獸之形,會捕獲一獸加以整治之意。金文另加義符“巾”。小篆發生訛變。隸變后楷書寫作“肄”。
《說文》無。
“肄”的本義為捕獲一獸加以整治,讀作yì。引申指修治、整治。又引申指研習、學習、練習。如“肄業上庠”,指在京都學堂讀書。
又特指勞苦。如《詩經·小雅·雨無正》:“正大夫離居,莫知我肄。”意思是,正官大夫早已離散,有誰知道我的苦勞。
上一篇:《耐》字義,《耐》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耐》
下一篇:《肘》字義,《肘》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