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

“繩”是形聲字。小篆從糸,黽聲。隸變后楷書寫作“繩”。漢字簡化后寫作“繩”。
《說文·糸部》:“繩,索也。從糸,繩省聲。”(繩,繩索。從糸,繩省聲。)
“繩”的本義為繩子。引申特指木工用的墨線、墨斗。如《荀子·勸學》:“故木受繩則直。”
用作動詞,引申指衡量。如“繩之以法”就是用法律作準繩而給予制裁的意思。又引申指糾正、約束、制裁。如龔自珍《病梅館記》:“未可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也。”
繩
“繩”是形聲字。小篆從糸,黽聲。隸變后楷書寫作“繩”。漢字簡化后寫作“繩”。
《說文·糸部》:“繩,索也。從糸,繩省聲。”(繩,繩索。從糸,繩省聲。)
“繩”的本義為繩子。引申特指木工用的墨線、墨斗。如《荀子·勸學》:“故木受繩則直。”
用作動詞,引申指衡量。如“繩之以法”就是用法律作準繩而給予制裁的意思。又引申指糾正、約束、制裁。如龔自珍《病梅館記》:“未可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也。”
上一篇:《綽》字義,《綽》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綽》
下一篇:《繳》字義,《繳》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