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

“苦”形聲字。小篆從艸(艸),古聲。隸變后楷書寫作“苦”。
《說文·艸部》:“苦,大苦,苓也。從艸,古聲。”(苦,大苦,又叫蘦草。從艸,古聲。)
“苦”的本義是苦菜,即荼。如《詩經·唐風·采苓》:“采苦采苦,首陽之下。”荼的味道是苦的,故引申為苦味。如“苦盡甘來”、“酸甜苦辣”。
苦味令人難受,由此又引申為難受、痛苦。如杜甫《石壕吏》:“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薄翱唷边€有竭力的意思。如“苦口婆心”,意思是善意地竭力加以勸說。
苦
“苦”形聲字。小篆從艸(艸),古聲。隸變后楷書寫作“苦”。
《說文·艸部》:“苦,大苦,苓也。從艸,古聲。”(苦,大苦,又叫蘦草。從艸,古聲。)
“苦”的本義是苦菜,即荼。如《詩經·唐風·采苓》:“采苦采苦,首陽之下。”荼的味道是苦的,故引申為苦味。如“苦盡甘來”、“酸甜苦辣”。
苦味令人難受,由此又引申為難受、痛苦。如杜甫《石壕吏》:“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薄翱唷边€有竭力的意思。如“苦口婆心”,意思是善意地竭力加以勸說。
上一篇:《芒》字義,《芒》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芒》
下一篇:《莠》字義,《莠》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