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徐復祚的《投梭記》,敘寫晉時謝鯤與其東鄰女子元縹風的愛情故事。
謝鯤雄才大略,“志氣騰驤,人方超乘。筆下三千牘,學究天人;胸中十萬兵,機參造化”,只是濟世之志,尚未得舒展,所以終日放懷暢飲。但家貧如洗,常以典當度日。作者先在第二出《敘飲》中描繪他的落拓襟懷;
〔玉芙蓉〕我遺榮忽若無,歸杖真知足,向波濤乞得泉石閑軀。饑來菘菜和云煮。興到村醪帶月沽。無憂慮,但捫虱自語,任京塵瞇眼,怎到草茅廬。(《六十種曲》本,中華書局版)
其妻王氏賢惠大度。東鄰有一少女元縹風,客貌艷麗,性格堅強。父母早逝,與娼家出身的繼母相伴度日,后母意欲迫她為娼,她死活不從,青春年華和榮華富貴都不能動搖她的閨中之志,“一任南陌東城,游絲趁風軟。我金針穹罷重添線。那管他樹底流鶯,檐前飛燕。有秦川錦,玉女梭,并州剪。閨中此景堪留戀??v便是歲歲年年,亦何愁何怨?!薄氨闶歉桂H身寒,也勝是勾闌里串?!焙竽笡]有辦法,只好答應她織錦謀生。為了讓別人來勾引撩逗她,慢慢地誘她就范,偏又叫她把織機擺在門口去織。這一情節一方面刻劃了縹風繼母狡詐的性格,同時也要籍此突出縹風嚴守婦道的品格,要從一個側面渲染她對愛情的忠貞不渝:縹風對眾多門外踏青少年的調弄一概不睬,獨與謝鯤彼此有意??墒强~風后母嫌謝鯤家貧不允,對二人的交往橫加干涉。一次兩人相會,各表心意,縹風繼母趕來辱罵謝鯤,縹風直言不諱地說:“母親少說些吧,孩兒心下也要嫁他哩?!痹掚m不多,一個個性鮮明,有主見的少女形象便躍然紙上。
二人見面不易,因此縹風常常思念謝鯤:
〔風入松慢〕落花無主逗欄干。春事將闌,臨風暗把丁香館。含情處秋水全刊。繡領任垂蓬髻,寒機倚盼雕鞍。(《折齒》)
一次,縹風繼母讓縹風接待江西商人烏斯道,繼母與烏斯道軟硬兼施,威脅利誘,百般糾纏,縹風拼死不從:“拼得個玉碎珠沉,休思量意轉心反。”繼母氣哼哼地去烏斯道處鬼混去了??~風獨自暗暗落淚。
謝鯤酒醉來見縹風,睡在機下,縹風繼母聞訊趕來,辱罵謝鯤不止,隨手拿起織梭投向謝鯤,不想正打掉了他兩顆門牙。這一出戲叫《折齒》,《投梭記》的題目即是由這出戲的內容命名的。湊巧謝鯤的朋友周尚書奉朝廷之命來請謝鯤出任,縹風后母一見,嚇了個半死。雖然謝鯤沒將此事放在心上,又在周尚書面前假認牙齒是自己掉的,她仍怕謝鯤報復。聽說謝鯤真的做了官,便伙同烏斯道要脅迫縹風遠遁江西。
縹風繼母的性格對情節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如果作者不寫她膽小而逃,而寫她見風使舵,順水推舟,趁機把縹風馬上嫁給謝鯤,也不違背她這類人的性格邏輯,但卻不能有縹風的許多磨難了,劇情也就不那么曲折而富于懸念了。她同烏斯道將縹風騙到江邊,縹風不肯隨她們走,便投江自盡。這一情節把她堅貞的性格充分突出出來。船家將縹風救起,縹風無奈,又向繼母提出三個要求:
告母親,要聽孩兒三件事,就隨母親前去。(小丑)說來說來,那三件事?(占)第一件,從今日為始,老烏另自雇船,再不許到我船上。(凈)是,小子再不敢求見。(占)第二件,到得彼處,不許逼勒奴家接客。(小丑凈)使得。(占)第三件,若有再見謝郎之日,早晚便要相從。(小丑凈)也使得,都依你。稍子哥,快趲過關去。
三人過關時,正值謝鯤奉命把守龍江關,卻當面錯過了。一路上,縹風繼母和烏斯道見她一點也不回心轉意,動輒尋死投江,便合謀將她賣給白鹿村人祭神??~風起初尚不知情,只得在伊尼大王廟里拜托神靈:“大王爺,念縹風身在煙花,志凌貞柏。如今命,懸丑類,難以瓦全。伏望大王暗中保佑,得遂初心。”當其繼母與烏斯道走后,眾人將真情告訴了縹風,可憐孤苦伶仃的縹風,叫天天不應,哭地地不靈,就只有哭爹喊娘的份了,劇情至此發展到了高潮,充滿了悲劇氣氛:
我那亡過的親爹娘呵,你黃泉早瘞埋,恁孩兒呵,患難誰遮蓋。孩兒今日死了呵,一滴香醪誰向你墳前灑。爹爹,也是你當先不該娶此繼母,你生前隕家聲,死后誰為代???,左右死了。這話兒又說他怎的,不免望空遙拜我父母兩拜。(哭介)我的親爹娘呵,(拜介)你罔極深恩止搏得這兩兩深深拜??~風一生,止有謝郎一人識我愛我,如何不拜他一拜?(拜介)我這香腮,已拚今生伴草萊,幽懷,還望來生上鳳臺。(《塞魔》〔金梧系山羊〕)
這段心理描寫細致逼真,突出了縹風對謝鯤的一片真情。作者寫縹風的忠貞坦直的品格,都是在坎坷磨難中來刻劃的,這就為她后來的幸福歸宿做了較充分的鋪墊,使人在對她的同情中產生贊嘆,在贊嘆中為她的美滿結局高興。就在縹風性命危急之時,事有湊巧,謝鯤恰在此時到了白鹿村。原來,王敦篡逆,謝鯤拒其聘用,朝廷為防王敦逆行加劇,起用謝鯤,謝鯤早就不滿王敦的所作所為,欣然應聘,不料王敦遙執朝權,只授謝鯤散騎都尉之職,讓他把守龍江關口。不久王敦又伺機殺了謝鯤好友周戴二人,在王敦行將篡逆之時,王敦患病身死,其部下錢鳳起兵造反,朝廷命謝鯤征討。途經白鹿村時,風大難行,來到伊尼廟,聞得女子哭叫,向眾人問明情況,便獨自一人等待鹿精伊尼大王的到來,降服了鹿精,并叮囑放了女子,自己便走了。這次二人又當面錯過,為他們后來的相聚又做了一次鋪墊渲染??汕沙鲥X買童身女子祭神的人就是謝鯤的岳父。第二天眾人趕來,發現縹風尚在,謝鯤的岳父就收養了她,同時要為她擇夫。縹風自然不愿意。謝鯤的妻子恰好也住在父母家,謝鯤折齒時,曾對她講過事情的原委,她也支持丈夫娶縹風,一日她與縹風嘮家常,各自方明白對方的身份,于是一起滿懷希望地等待謝鯤歸來。而謝鯤以為縹風已投江而死,討賊大獲全勝后,便在江邊祭奠縹風,《祭江》這出戲全面細致地刻劃了謝鯤懷念縹風的沉痛心情:
〔金蕉葉〕 痛嗟恨嗟,返香魂慚無計也。奈月落梁空影斜,苦花開風媒雨蘗。
頭一句直抒胸臆,感情質直深沉,后一句形象典雅,感情含蓄委婉。痛苦中難免要陷入對往昔的思戀與回顧:
〔眼兒媚〕憶昔相逢春正殘,小立在闌干。一般心事,兩邊眉角,款款低看。玉容何處堪尋覓,灑淚到江關。依稀似恁,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甜蜜的回憶沖淡不了沉重的哀痛,香消玉殞的事實加重了刻骨的思念:
〔小桃紅〕只見滿江雨雪把萬山遮,一似恁當日幽情結也。多應為錦機中相期那段舊枝葉,好教我想不迭。只記得你意兒粘,話兒協,情兒濃,不道你性兒烈也。等閑間做了夢里蝴蝶,不能勾楚臺云,早塵暗鳳樓月。
〔山桃紅〕玉梭還在,機錦猶疊,誰承望惡離別,則在眉端眼睫。一霎時彩云滅,一霎時玉釵折,則這此半夜潮,千層浪,都是你冰霜血也。一似抱石捐生浣紗女轍,這苦何時徹!直待江枯海竭,你在何處悠悠沒話說。
作者一連用了六支曲牌來寫謝鯤的哀痛思念,把其真摯的情意渲染得淋漓盡致。謝鯤祭江完畢便將與船家合謀害死烏斯道的縹風繼母判斬,也算是為縹風出了一口氣。等到家眷接回,才知縹風未死,于是合家團聚,皆大歡喜。謝鯤拜為太傅右丞相,元縹風也被封為一品夫人,一段生離死別的愛情故事,終于在大團圓的喜慶鑼鼓聲中收場。
《投梭記》情節曲折,波瀾起伏,表現了作者較高的藝術匠心。全劇采用雙線結構,分別以謝鯤和縹風各自的遭遇為貫穿始終的線索,脈絡清晰,敘述有序。作者較好地把握了人物與情節的關系,以人物的品格為推動情節的發展的動力,又在情節的發展中進一步展現人物的品格行為,二者相得益彰,互為表里,天衣無縫。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很成功,元縹風和謝鯤的個性形象都十分鮮明。謝鯤是作者全力刻劃并加以歌頌的人物,在他身上寄托了作者關心天下局勢,渴望一展胸襟,建功立業,封妻蔭子,瀟灑風流的人生理想和追求。全劇開頭的一段話,最能表現作者的創作題旨:
〔瑤輪瑤輪第七〕瑤輪先生貌已焦,何事復呶呶。自從世棄,屏居海畔,煞也無聊。況妻身號冷,子腹啼枵。不將三寸管,何處覓逍遙?算來日月,只有酒堪澆,一醉樂陶陶。自歌自舞,自斟自酌,暮暮朝朝。但清風無偶,明月難遨,聊將離索意,說向古人豪。
作者正是在身遭“世棄”,妻寒子餓的境遇中,借他人之酒杯,澆自己之塊壘,在古人身上寄托自己的追求和向往,在三寸筆管中尋覓逍遙快樂的!
《投梭記》取材于晉名士謝鯤的事跡,進行了一些改造加工?!稌x書》記載:
鯤以時方多故,乃謝病去職,避地于豫章。嘗行經空亭中夜宿,此亭舊每殺人。將曉,有黃衣人呼鯤字令開戶,鯤憺然無懼色,便于窗中度手牽之,胛斷,視之,鹿也,尋血獲焉。爾后此亭無復妖怪。(《晉書.謝鯤傳》)
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了這一傳說,一方面以此為縹風的磨難增加了驚心動魄的內容;寫鹿精伊尼大王率部下幫助謝鯤戰勝了叛軍,立下了奇功,充分表現了搞分裂叛逆為人神共憤這一主題。《晉書》記載,左將軍王敦“有不臣之跡,顯于朝野”,而謝鯤則”知不可以道匡弼,乃優游寄遇,不屑政事,從容諷議,卒歲而已”,且一直是在王敦屬下供事的?!锻端笥洝分械闹x鯤則一改無所作為、明哲保身的名士風度,不但拒不接受王敦的聘用,而且反對他的篡位行徑,關鍵時刻還承擔起了討伐王敦部屬的重任,完全是一個以天下為己任的英雄形象。這種改造加工,明顯地表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業的抱負和關注天下局勢的政治責任感。也反映了作者的忠奸觀念。至于謝鯤與元縹風的愛情故事,就完全是經過作者的藝術改造了:
鄰家高氏女有美色,鯤嘗挑之,女投梭,折其兩齒。時人為之語曰:“任達不已,幼輿折齒?!宾H聞之,傲然長嘯曰:“猶不廢我嘯歌?!?《晉書.謝鯤傳》)
其本事為鯤挑女拒不過是魏晉名士的一種放任自達的風流韻事而已!而《投棱記》則改投梭者為女母,而謝元情深,他們的愛情故事以東晉的動亂政局為背景,把個人的悲歡離合與時局的變動聯系在一起,更加突出了人物的思想品格和愛情的社會價值,從而提高了全劇的審美意義。
上一篇:《蕭女情寄菩薩蠻》愛情文學賞析
下一篇:《運系興亡桃花扇》愛情文學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