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結尾的一種方法,出自白居易《新樂府序》的“卒章顯其志”。在事盡言止的時候,于結尾處象豹尾樣有力地一鞭,一錘定音,點明題旨,總結、升華,給人以清晰明確的總印象。不少文章因結句的異峰突起,遙指天外而通篇頓生光輝。我國當代散文家楊朔的作品中,常見這種手法。如《海市》、《香山紅葉》、《荔枝蜜》、《櫻花雨》等,都體現了主題表現上的先蓄后放。
卒章顯志在以情節為主的文體寫作中,可表現為卒章露底,如莫泊桑的小說《項鏈》,作者比較平淡地講述了一個似乎并非異乎尋常的故事,一直到小說結尾的最后一句話,通過福萊斯蒂埃夫人才亮出了整個故事的“底”。這樣的結尾,似平地驚雷,一下把前面的細節、伏筆重新突現在人們眼前,出奇制勝,令人撫掌三嘆。
卒章顯志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但使用時不要牽強附會,勉“顯”其“志”,要順理成章,水到渠成。“顯志”也應避免過于直露,一覽無余。
上一篇:動態描寫的寫作手法
下一篇:單線式結構的寫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