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龐守英
中篇小說。作者鄭義。原載《當代》1983年第4期,后收入《1983——1984全國優秀中篇小說評選獲獎作品集》(作家出版社1986年1月第1版)以及鄭義中短篇小說集《老井》(中原農民出版社1986年1月第1版)。作品描寫的是太行山區一個叫楊莊的村子里,楊萬牛與楊葉葉畸形的愛情生活。楊萬牛是楊莊數得著的“老革命”。當他從朝鮮戰場拖著一雙老寒腿,帶著一捧紀念章回來的時候,心上的人葉葉因哥哥娶不起親,被迫答應了“豆腐換親”,成了張四奎的人。但是那早先就在青春土壤里播下的愛情種子,并未因此而枯萎,他們倆人伴隨著山歌的對唱進了縣城。楊萬牛給葉葉買了她喜歡的紅木梳子、雪花膏、粉花手巾、藍花襖,而且還到照相館照了“訂婚照”。當照片被攝影師掛出來后,張四奎的臉無處可藏,一場由此引起的“鬧劇”傳遍全村。蘊含在楊萬牛內心的樸素的道德觀念——“寧拆十家廟,不毀一門親”,終于破滅了他與葉葉結婚的美夢,他挑明和葉葉“打伙計”,拉上了這一個女人和四個孩子組成的大車“邊套”,并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拉邊套”變成了“駕轅”。艱辛困苦的生活,自尊心的受挫,也曾使楊萬牛感到一種深沉而近乎麻木的鈍痛,時有無名怒火竄上心頭,但是縱然有天大的委屈,他也得拉下去,“天底下再沒有比葉葉對待他更好的女人”。愛情的力量支持著他,即使在極左思潮泛濫的年月,他與葉葉買下的幾十只羊被當作“資本主義尾巴”割掉的時候,也未曾泯滅他生活的信念和美好的憧憬。當葉葉給他生下了一個兒子番狗,當他得知盼盼也是自己的親女兒,他陶醉在幸福之中。葉葉因產后大出血離去了,她給他留下了一個女人所能給予的最金貴的感情——終生不渝的愛,也給他留下了生活下去的責任和勇氣。楊萬牛與楊葉葉的愛情關系,看似與民族的傳統道德倫理觀念相背離,但是這正是原本合理的要求受到壓抑、扭曲而出現的畸形,反映出中國農民悲苦的生活命運。作品采用了象征的手法,楊萬牛的牧羊狗“黑虎”就是一個自由驕傲的靈魂與頑強生命力的象征,它與“黑妮兒”相戀的愛情史,成為主人公形象的觀照與補充。作品將曲折的愛情故事融化在人物心緒的描寫中,形成濃郁的抒情氣息。對太行山區風俗景致的描寫也獨具特色。
上一篇:孫宜君《遠望》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周魯俠《遠來的和尚》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