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孫宜君
敘事長詩。作者郭小川。寫于1957年。發表于《詩刊》1957年第12期。后收入作者敘事詩集《雪與山谷》(中國青年出版社1958年6月初版)。長詩共七章,敘述的是發生在解放戰爭初期一段動人的故事。作品主要寫一個名叫于植的女戰士,因為戰爭和集體的關系,不得不與當縣委書記的丈夫分離。分離后,她的丈夫在一次戰斗中因負傷與部隊失去了聯系。據前方估計,她丈夫可能被俘。由此,于植想到了可能出現的種種情況,給她心靈造成很大的痛苦。為了爭取戰爭的早日勝利,她抑制內心的痛苦,獨自帶著剛剛兩個多月的孩子加倍地努力工作。但后來,孩子又得了重病,使她面臨失去孩子的打擊。幸好,經過認真負責的醫生精心護理和治療,終于使孩子脫離了危險。可是就在給孩子治病期間,她與醫生之間幾乎是情不自禁地產生了超出一般革命友誼的感情。不過,他們畢竟是經過戰爭洗禮的革命戰士,所以很快就用理智控制了感情。醫生帶醫療隊到了前線,在醫生的幫助下,于植終于找到了她的丈夫。原來,于植的丈夫雖然被俘,但并沒有屈服。全詩的主旨是說:于植的丈夫經受了一場政治斗爭的考驗,而于植主要經受了一次生活的考驗,他們的心靈和思想都像雪一樣潔白。長詩就像詩題所標示的那樣,是對他們,尤其是對于植雪一樣心靈的贊頌。這首長詩具有感人的魅力,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詩人沒有回避人物復雜的內心世界,女主人公于植感情豐富,有血有肉,讀后令人信服。二是詩人充分發揮了敘事詩的特點,注意在矛盾沖突中刻畫人物性格。長詩采取自由體的形式,用第一人稱敘述,使得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達到了較好地統一。
上一篇:尹昌龍《白色鳥》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尹昌龍《白馬》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