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魯俠
長篇小說。作者雷加。為《潛力》三部曲之一(另外兩部為《站在最前列》、《藍色的青楓林》)。作家出版社1954年出版。人民出版社1984年重新出版,改名為《春到鴨綠江》。小說寫的是“八·一五”東北解放后,一造紙廠在廠長何士捷的領導下,迅速恢復生產支援解放戰爭的故事,歌頌了工人階級的勞動熱情和當時中國人民在經濟戰線上的勝利。何士捷是作者著力塑造的一個成功的人物形象。他一接到新的任務便迅速地趕到造紙廠,擺在他面前的是一大堆棘手的問題:廠房混亂,原料不足,干部缺乏,自己對技術又是一個外行。面對龐大而復雜的機器,他感到茫無頭緒。由于剛剛解放,國民黨特務也在不斷地搞破壞活動。為了迅速恢復生產,他決定依靠工人群眾邊學邊干,邊工作邊培養干部。謙虛好學是何士捷性格的一個重要特點。當他連最簡單的生產都不懂時,工人們驚異了,但何士捷絲毫也不覺得有什么奇怪。他細心地聽著老工人的講解,解釋完以后,何士捷真誠地對工人說:“我懂了!恐怕還有很多事情不懂,以后再慢慢教我吧!”他的真誠和謙虛好學,贏得了工人的尊敬和信任。他認為“現在是新社會,工人們要自己當家做主”,有了困難就得大家想辦法。經過緊張的準備,粉碎了工廠內部破壞分子的破壞,紙廠終于提前試機,獲得成功。何士捷的形象在當時具有較突出的典型意義:具有較好的政治素質,然而對經濟工作一竅不通,經過虛心學習,終于由外行變成了內行。小說中的岳金善、郭立人、徐家齊也都是塑造得十分成功的人物形象。小說情節緊湊明快,語百通俗暢達,是建國后當代文壇較早出現的一部描寫經濟恢復的小說之一。
上一篇:孫宜君《春天》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龐守英《春妞兒和她的小戛斯》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