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小羊》全文|賞析|讀后感
“弱者在強者面前總是有罪的”,這在沒有公理的強權社會里是一種普遍真實感受的概括。所以一旦這種感受被伊索寓言第一次用形象、用動物故事表現出來,就受到世人普遍的重視。克雷洛夫把這則伊索寓言取來再創作,成為一則情節充盈、形象豐滿、主題鮮明的故事,于是這則寓言就倍受讀者的青睞,尤其是由于它長期被選入小學課本,自然就家喻戶曉了。
如果從批判現實的角度來看這則寓言,那么它是對狼們的強權意識的批判; 而如果從美的創造和損毀這一角度來看這則寓言,那么它是天真、誠實、聰明、敢于據理抗爭的美被撕毀的一個小型悲劇。
這則故事作為一件藝術品贏得讀者的喜愛,從而具有典范意義,是因為狼的幾個借口都編得不算粗拙,但既然只是危害小羊的“欲加之罪”,就總是存在破綻的,但對破綻揪得是否穩、準、狠,批駁之詞是否強有力,乃是這則寓言成敗的關鍵所在。而正是在關鍵上的成功,也顯示了克雷洛夫的藝術才華。
情節的步步推進把狼的面目作了多側面的顯示。先呈示于讀者的是狡猾的一面: 狼吃羊還要裝出 “師出有名”,“吃得有理”,要掩蓋而使自己不至于赤裸裸暴露“狼子野心”; 當狡猾的皮被層層剝去,狼的猙獰的也是本質性的一面就直接呈現在讀者面前,到此,對狼的藝術揭示也就全面完成了。
·韋葦·
狼和小羊
那是一個暑熱天里發生的故事。
一只小羊到溪邊去喝水。卻不料,小羊就因為喝點兒水的小事帶來一場殺身之禍。
原來,小羊到溪邊喝水那會兒,一只餓狼正在這一帶找食物充饑。它一見到小羊,就要猛撲過去,但轉念一想,這樣不好,要吃也要吃得像是有章可循的樣子。它靈機一動,便找到了借口,于是厲聲喝道:
“好啊,你這不要臉的小畜生! 你竟敢用你的臭鼻子和臟嘴把泥沙攪上來,弄渾我喝的水! 你這么胡來,我今天得把你的小腦瓜子給摘下來!”
“尊敬的狼大人,請容我稟報: 我這是在離大人百步遠的下游喝水呀,大人用不著發這大火,我絕不會攪渾大人的飲水的。”
“照你這么說,倒是我冤枉你! 你這個賤貨! 我從長耳朵那天起還沒聽見過這樣倒打一耙的! 唔,我想起來了,是前年夏天,也是在這條小溪邊,你還罵我來著,小伙計,那時結下的疙瘩,如今我還沒解開哩!”
“請饒恕我,我出生到現在滿打滿算還不到一個年頭哩。”小羊說。
“不,是你哥哥。”
“我可并沒有哥哥呀!”
“不是你嫡親哥哥,就準是你的表哥,九九歸一,總是你親族中的一個。你們,你們的狗,還有你們的牧人,個個都對我心懷殺機,一有可能,就會叫我喪命。它們欠下的一筆筆血債,今兒個就要從你頭上算清!”
“啊,我欠下你什么啦?”
“住嘴! 我不聽你說了。小崽子,這會兒我沒工夫細數你欠下的賬了! 九九歸一,你的過錯就是我想吃你!”
說完,狼就一口把小羊拽進了陰沉沉的森林。
(韋葦)
上一篇:《獨角獸》全文|賞析|讀后感
下一篇:《王嬙》全文|賞析|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