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雷《王婆街的爺們》全文|賞析|讀后感
金雷
提起王婆街那條路的歷史,恐怕連本街年事最高的德慶爺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只記得自己和兆滿互相揪著禿驢尾巴似的辮子打架時,兩個僵持成拱橋孔形的光腚影子,就投在用磚角瓦片鋪成的路面上。如今兆滿早已作了古,留下德慶爺一人披著四季不離身的老皮襖,蜷縮在墻根曬暖。困了,便抿口自釀的、埋了十多年的高粱小曲,提起勁來看重孫輩學著少林和尚“嗨嗨”地互相做著手腳。托起和尚娃們猴似靈巧影子的,仍是那磚角瓦片湊成的路,只是上面多了層煤渣和垃圾——王婆街的爺們是最講實惠的:既扔了垃圾又墊了路, 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呢! 間或有人遛罷別街上那能使皮鞋鐵馬掌“噠噠”作響的柏油路時,對自己的路低低咕嚕兩聲,便算是最高級別的抗議了。咕嚕過后也就認了,并不放在心上;德慶爺不過來了嗎,有什么值得厭氣的?
日子就這么過去了。
忽然有一天,一個穿戴挺帥的“眼鏡”兜街轉了一圈,邊轉邊搖頭。沒過兩天——呼啦啦開來滿街的人: 前邊紅白兩截的水火棍還在左晃右搖,后邊已經操起家伙對著路面動開手腳了:刨、挖、平、墊,“東風”車拉來小山似的黃土,平展展鋪了一地,像是給路蓋了層黃毛毯。
“真是柏油路? 真跟別街上的一樣?”承襲了爺爺兆滿瘦小骨架的雜貨鋪主小B,喊出了身后一張張驚喜得膨脹了幾倍的嘴巴們想喊的話。
“早該修了。原先那些當官的,整天忙乎著勾心斗角往上爬,心里哪有老百姓。三十五大慶都熱鬧過了,還讓咱走那樣的路:晴天一街土,陰天一街泥——不怕丟共產黨的人?” 德慶爺當居委會主任的孫子老A,覺得自己應該有些高出眾人一籌的見解,不然,豈不白在場面上混這么多年!
不以為然的一席話,果然潑滅了眾人的心火,于是大伙又覺得眼前這些都是理所當然的,沒有什么值得感恩戴德的,不到上邊告他們不察民情、不解民憂就算咱爺們海涵了!
人群悻悻地散了。一會兒,又三三兩兩地操起家伙擠進了修路的人海中?!盃敔敚e著沒事,也給人家燒碗茶?!迸R上陣,老A又這樣吩咐著——既然比著別街的人多受了這些年的委屈,那就添把氣力把那失去的快點找回來吧,最好明天早上就能走上明凈如鏡的柏油馬路!
好事與王婆街的爺們無緣,第二天,老天竟沙沙地下起雨來,到黃昏,干脆變成了雪,厚厚地罩住了剛動了剖腹手術的路,像是老天爺怕它受凍,特意又在黃毛毯上加蓋了一床棉被似的。筑路工無可奈何地撤退了, 軋路機

雨雪過后半月了,別街的人早已穿著擦得锃亮的皮鞋滿世界逛了,王婆街的爺們卻仍穿著高腰雨靴在泥濘中掙扎,手里掂著上班時替換的棉鞋。那些天,街口賣葵花籽的孫奶奶的小方桌邊,一日兩次地擺滿被泥水折磨得猙獰難睹的各式雨靴,像是孫奶奶在替某雨靴廠舉辦展銷會似的。惹來市管會的要罰款,說是破壞市容,有礙觀瞻。多虧孫奶奶大仁大智,用罩方桌的塑料布蒙上才算了事,不是孫奶奶可憐老街坊,光收寄存費也能讓老太太發筆橫財!
買煤——搬吧??床 嘲?。心里有氣——罵吧!
“哪個缺德的想出這餿主意,修嘛的路呵?原先再不行也比受這活罪強呀!”小B與泥漿拚搏著。背上的兒子覺得好玩,拍著爸爸的背,一句一頓地助著威:“苦不苦,比比紅軍二萬五; 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
“日你媽,再嚷嚷扔你喂泥巴龍去!”累得吭吭哧哧的小B,狠狠在兒子屁股上擰了一把。不是心疼老婆沒完沒了地洗泥漿衣服時受的那份罪,不是兒子無論如何也得去學校補考——泥漿封門,兒子常常曠課,本來拔尖的優等生,期考變成全班倒數第一名——他真想把兒子摜到泥漿里去,以泄半月來的心頭之氣。
“就是那個剛提拔上來的縣長讓干的。對,就那個滿街兜的‘眼鏡’。新官上任三把火,拿咱王婆街的爺們當劈柴燒。將來路修好了——爺爺,您老忍著點,他好在上邊夸功呵: 看我為老百姓謀了多少福。路能變成他的功德紀念碑?!崩螦并不比小B好受,磨盤似的德慶爺還在背上哼哼呢。一天一趟送醫院烤電,不是親孫子,倒喊三聲親爹也沒人干吶!
“勞民傷財,天怨人怒?!?br>
“這改那革,到頭來還是老百姓吃虧!”
“那些人大代表準是讓他拿‘茅臺’灌暈了,瞎了眼,選他當縣長?!?br>
“就沖這,也長遠不了,免不了摘掉七品烏紗帽回城建局描他的圖?!?br>
“放著那么多正經事不辦,上任頭一炮先修路,怪不?”
“也是。怪。”
……
第二年清明,路修好了。路邊移栽來的垂柳在春陽耐心的感召下,終于醒悟地吐出了嫩芽。老A悠然自得地推著德慶爺上街賞春。小B雙手插在褲兜里在街上閑逛,锃亮的皮鞋敲出“噠噠”的聲響,比別街上的還脆
“嗬,新車呀。老爺子這下享福了。”
“那當然。你聽這車轱轆轉得多好聽。從家門口能一直推到醫院。真得勁兒,你試試?!?br>
“托縣長的福呵。”
“那當然,當初一上任,我就看出他有魄力,能成大氣候?!?br>
“可你還罵過人家哩。”
“胡扯,我會罵他? 準是你小子狗眼看人低,如今又拿屎盆往我頭上扣?!?br>
“就別再提那壺涼的了。下回再選縣長時,咱街的代表若不投他的連任票,我找上門罵他八輩兒!”
“連任? 要調走嘍。內部消息。”
“調走?為什么?”
“人家告他: 上任后放著整黨改革不去干,先修路,有籠絡民心之嫌,還說工期拖長了,浪費了國家的錢……”
“狗屁。哪小子講的,咱找他理論理論。”
“白搭。那是咱管得了的事?”老A沉吟了一下,“當官不容易喲。夜晚,咱去看看他吧,要走了,別的忙咱幫不上,可咱得讓他知道,咱王婆街的爺們忘不了他?!?br>
兩人正合計著,孩子們放學回來了,一見德慶爺的手推車,一窩蜂擁上來,笑著叫著,簇擁著德慶爺跑開了。
老A正擔心別摔了老爺子,那遠去的歡笑聲中,傳來顫巍巍一聲喊:“別忘了,把我的小曲扒出來帶上,讓縣長也嘗嘗……”
選自《青春》1985年第7期
【賞析】 寫小說離不開人物塑造,塑造人物不能不表現人的靈魂,而一群人所共有的精神特征,或多或少地總能體現出其民族性的某種特征來。那么,金雷筆下的一群王婆街老少爺們究竟表現出了什么樣的精神特征來呢?作者以生動形象的描述向我們展示了這一群人的復雜心理狀態,令人回味無窮。
“王婆街的爺們是最講實惠的?!敝v實惠的人必不好高務遠。只要有一條現成的規矩循著,有一口飯平平安安地吃著,閑了在墻跟下曬暖,乏了抿口老酒,日子一晃就過來了,管它街外面鬧得沸反盈天,鳥槍換炮!王婆街雖然沒有鋪上柏油路,老少爺們日子照樣過得自在。小說開篇,作者就以一種歷史的眼光掃視了王婆街的人世滄桑:從作古的兆滿到德慶爺,再到德慶爺的小孫子老A……,安于現狀不推不動的因循惰性在幾代人身上似乎有了一種頑固的遺傳性。
不過,王婆街的爺們也并非個個心如古井?!把坨R”縣長要修路,他們一個個嘴巴“膨脹了幾倍”,驚喜萬分,連德慶爺也忙活著燒茶送水。誰不知道柏油路比碎磚煤渣路平整好走呢?王婆街也該有锃亮的皮鞋“噠噠”地敲響了??墒?,這群老少爺們習慣了四平八穩的小康日子,他們耐不住修路帶來的暫時麻煩,心里有氣,牢騷不斷。照小B的意思,穿慣了的舊鞋比新鞋舒服。作者用洗煉的敘事和生動的對話表現出王婆街的爺們的又一種精神特征: 希望生活得更好,卻沒有堅定的信念和意志,稍遇泥濘便畏葸不前。這不僅僅是一種惰性,更是一種精神懦弱的表現。
話又說回來,王婆街的爺們也不是那種好歹不知的渾蟲。他們有同情心,也富有正義感。當這群老少爺們在嫩柳搖曳的柏油路上 “悠然自得”地溜達時,他們心里十分亮堂: 這條新的王婆街與那位風風火火勇于開拓的“眼鏡”縣長的功勞是分不開的?!巴跗沤值臓攤兪亲钪v實惠的”,現實的利益教育了他們誰是為民造福的好人。因此,他們為中箭落馬的“眼睛”縣長憤憤不平,老A要帶眾人去看望縣長,德慶爺要送上心愛的曲酒表表心意……就這樣,作者以深刻而簡約的筆觸刻劃了王婆街老少爺們心靈中善良的一面: 同情之中夾雜著感激,憤懣聲里包含著醒悟。
善良、忠厚,因循、守舊,而一旦在現實面前有所醒悟,人心又是那樣的愛憎分明。這就是王婆街的爺們的精神特征,也可以說是許許多多平民百姓的精神特征。
作者在不到三千字的微型小說中,以跳躍性的場景變換來結構全篇在個性化的人物對話和簡潔的細節描寫中,層層剝筍式地揭開了王婆街爺們的種種復雜心態,從中折射出某種社會心理和民族性的復雜內涵。一部小小說能涵蓋如此深廣的意蘊,可見作者的苦心孤詣。
上一篇:《貓爪》全文|賞析|讀后感
下一篇:《王者》全文|賞析|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