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琪《晨曲》全文|賞析|讀后感
朱玉琪
同往常一樣,她輕輕地撩開被子起床了。時針正指向四點半。洗臉刷牙,上街買菜,淘米做飯……,她像一只精密的擺盤,在這三口之家的小機器上,歡樂而飛快地擺動著。
“喂喂,懶蟲,該起床了,太陽曬屁股啦!”她動作麻利地從廚房沖到臥室,對著丈夫嚷,“什么時間?六點一刻。喂,咱們上法院。昨晚,你半夜上床,不是神氣活現地要離婚?鬧著玩的?哼,諒你也不敢。快起床吧!什么什么? 臨時調班,你今兒上中班? 好,那你就困扁頭吧!小虎起床,別鉆到你爸爸的被窩里胡鬧。小瘋子!”
她一邊收拾房間,一邊嘮叨 :“你看你看,寫字臺上、地板上全是煙灰。好呀!深夜回家又在研究那張圖紙。你喜歡熬夜,熬死了,我也不管;可是我的電費——廚房間的燈又開了整整一夜。再這樣沒頭沒腦,我非搧你兩個巴掌不可! 小虎別笑,你不能像你爸爸……哎喲,我的飯焦了!”
她把中午的飯焐好,又將早飯放到煤氣灶上,然后掃地。“這是什么,一大團塞在床底下的……啊唷,又是你的工作衣。又是這么臟。你呀,一天一件,當我洗衣機。笑什么? 什么,你那臺老爺機器革新成功了?哈,祝賀你,祝賀你。唷,又神氣起來了!驕者必敗。你不要忘記自己是六七屆初中生。”
說著,她“噔噔噔”地到廚房間去洗那件工作衣,同時進行遙控指揮:“小虎,快穿衣服。皮鞋在沙發旁邊,襯衫在床邊櫥上。噢,對了,書包在桌子底下。我早上檢查過你的作業: 算術有一題做錯。再這樣,我也搧你兩個巴掌。別哭別哭!”
當她聽到小虎假哭聲像洪水一樣灌進廚房時,她樂了,暗笑了起來。不一會兒,工作服從清水中撈起,曬好。
“啊喲喲!泡飯燒成了粥。”她趕忙端下飯鍋,換上水壺,拔腿去買三根油條,順路取回了當天的牛奶。
“喂,我想起了,你昨天發獎金,放在哪兒?”她喘著氣,一屁股坐在床沿上,重重地推了丈夫一下,順手將兒子的衣領翻整齊。“在老地方?多少?嗬,還不少! 這是超產獎和革新獎吧! 喂,我一個子兒也沒拿,仍和生活費一起放在老地方。要用,你自己拿,別又說患‘氣管炎’。不過,我得提醒你: 香煙一天一包! 吸香煙生肺癌,叫我怎么辦?嫁人?你說得好輕巧。要嫁人我一定嫁個科學家。稀奇什么,你?”
她一看時間,跳起來,急忙吃早飯。一嘴二用,邊吃邊嘀咕:“這獎金,我考慮好了: 一半仍舊儲‘活期’,咱們的存折里已有……哈哈,絕密數字,內控。什么,你偷看了?好,這帳,明兒算。至于另一半嘛,給兒子買件罩衫,給你買一斤半絨線。——別假惺惺了,謝謝你想到我。我不要,老太婆,打扮個啥? 小虎,快來洗臉刷牙吃早飯。”
她三下兩下,吃完飯,馬上動手燒菜。聲音仍像高壓電,源源不斷地輸進臥室:“喂,告訴你。昨天臨下班,為了壓花板的質量,我狠狠地罵了‘老戴’一句。她哭了,唉,數十年的老交情,這……不過,我想‘老戴’一定會想通的。今天我向她賠禮,但原則要堅持。”
她看見兒子快把飯吃完了,就叮嚀:“小虎,爸爸今天中午在家,你中飯回家吃。晚飯嘛,媽媽又要上夜校讀書,不回來了,你就一個人吃吧! 噯,上課一定要聽講。過去可以憑力氣工作,現在講究知識和學問了。你沒看見爸爸媽媽脫了一班車,現在趕起來,多么吃力呵! 乖,我上班去了。來,讓媽媽親一下。好,拜拜!”
她又對臥室里喊:“我走啦。陽臺上的花你澆一澆。”……
啊,多么醉人的晨曲。熱烈、歡快、高昂、激越……
選自《解放日報》
【賞析】 微型小說作為“精神快餐”,它不可能像中、長篇小說那樣慢節奏舒展情節,而需要迅速推進情節,給人以整體認識,因此要盡可能省卻枝蔓,大有板橋畫竹三枝兩葉之風。
朱玉琪《晨曲》深得“微”之奧秘。全篇采用了獨白式,明明是你一來我一句的夫妻對唱,卻由女主人公一人臺前念白。丈夫則雖見其影閃動,卻未露其形。女主人公的快節奏獨白,好像是快速播放的錄音帶,流瀉出奇特的音響效果。
這種獨特的獨白式,省卻了出場人物,造成了藝術的簡潔。微型小說既是小說,就需要在人與人關系中展示人物性格,揭示矛盾沖突。但是,如果正面展開,必然鋪陳滿幅,用筆累贅。《晨曲》的作者深諳“避實就虛”之法,虛化了人物之間的關系,實寫了妻子,而虛隱了丈夫。然而,這種“虛”似隱若現,與讀者的距離近在咫尺,又與一般人物獨白方式不同,它是對話的一種刪節。當妻子調侃丈夫要到法院離婚時,丈夫回答了“鬧著玩的”,可這幾句話,由快口的妻子搶白了。這種獨白方式,比一個人自言自語的獨白富有生機,擴展了小說可視性容量,既減少了枝蔓,又起到了一箭雙雕的作用。妻子的反應敏捷、快人快語的性格在快速獨白中顯現,而丈夫的個性特征也在妻子的數落聲中活脫而出。“你喜歡熬夜,熬死了,我也不管”;“又是你的工作衣。又是這么臟。你呀,一天一件,當我洗衣機。笑什么?”從這對白,從這數落中,丈夫的“神韻”已見出三分。而那一段關于超產獎分配的對白,又把男主人公的風采烘托而出。妙在:這一獨特的獨白式起到了雙重功用。它極其儉省地創造了兩個人物,既是出場人物個性的鮮明展示,又是未出場人物的素描式勾勒。畫了云,又畫了月。小說語言節奏與情節推進節奏十分協調,形成了小說外節奏與內節奏的快速推進,達到了強調和突出。
這種虛虛實實的獨白式,留下了大片空白,激起了讀者的積極參與意識。小說中人物貌似對答而實為獨白的語言方式,把虛寫的人物創造得若隱若現,既與讀者有所“隔絕”,又與讀者距離很近,可感性強。丈夫的個性特征,通過妻子的獨白提供了某種暗示性,由讀者進行完形活動。經過讀者的整體組織,而完成“丈夫” 的形象。這樣,小說在內容上既不單薄,又不局促,給讀者留下了審美再創造的廣闊空間。這正是“用實寫易,用虛寫難”(明·李東陽《懷麓堂詩話》)啊!
上一篇:《曇花一現》全文|賞析|讀后感
下一篇:《暗鬼》全文|賞析|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