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老爺爺帶著孫子,牽著一頭驢,準備到市場上去賣。走了一段路,那位老爺爺聽到有個路人說:“這爺孫倆放著驢子不騎,真是傻瓜!”他倆聽后,覺得有點道理,便一起騎上驢背,繼續趕路。
走了不久,又遇到一個路人,那路人指著他們說:“這爺孫倆真是沒有人性,兩人壓得驢子透不過氣來!”聽路人這么一說,那老爺爺便趕忙下來,讓孫子一人騎在驢背上,自己牽著驢子步行。
過了不久,經過一間茶樓,樓下站著一位婦女。婦女說:“這是什么世道呀!這個小孩這樣不懂事,自己享受,讓老人家走路。”老人聽了覺得婦女的話很有道理,便吩咐孫子下來,自己坐上去。
走著走著,來到一條熱鬧的街道,那里有三五個婦女對著他們指指點點:“唉!這個老人怎么這樣沒有愛心,自己享受,讓小孩受苦!”聽后,那老人臉紅了。
這也不是那也不是,到底怎樣才對呢?最后,那爺孫倆向人借了一條大繩和一根長棍,將驢子四腳綁上,抬到市場去了!
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不管你是做事還是不做事,是多做事還是少做事,也不管你是做什么事,都會招來別人的議論和評價。由于每個人的知識經驗不同,看問題的觀點不同,這些批評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別,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因此,對別人的一面之詞不必太在意,要正確對待。——當然,不要太看重別人的評價并不是說不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
上一篇:《唐太宗的三面鏡子》中學生批評與自我批評寫作素材
下一篇:《寇準罷宴》中學生批評與自我批評寫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