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題解析
[解題]選擇(choice),即挑選,從若干人或事物中找出適合要求的。什么是選擇呢?簡單地說,選擇就是給自己定位;選擇就是給自己尋找前進的方向;選擇就是為自己把握人生;選擇就是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選擇就是實現自己人生的目標……
[析題]面對這樣的話題,我們應該如何下筆呢?我們知道,人生在世處處面對著選擇,而往往一個小小的選擇就會決定你的一生。當你被別人利用,被別人欺騙、被別人傷害的時候你還會選擇沉默嗎?當你面對原則和現實的矛盾時,你會怎樣選擇呢?你會為了生存而放棄你的原則嗎?這些都可以成為我們論述的內容。
同樣,我們還可以仔細思考一下,遇到選擇,我們應該保持什么樣的態度?也就是從措施思路上講,怎樣的選擇才能正確、才能讓我們成功?有人說,人的一生就是一個選擇的過程。每個人無論是對生活、愛情、婚姻、友誼,還是對職業、工作、事業等,都有著自己的想法,當他們為了實現心中所想而采取行動的時候,無論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都有一種選擇。在寫作時,我們還可以和從更廣泛的角度思考,比如聯系忘記、銘記、苦、樂、偉大、平凡、擁有、放棄具有對比性的話題,談談選擇它們的好與不好。
[溫馨提示]人的一生,只有一件事不能選擇,那就是自己的出身。其他一切命運,都是自己選擇的結果。因此,如果你想不平凡,如果你想在蕓蕓眾生之中脫穎而出,如果你想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生活夢想,那么就要知道如何選擇。
思路導引
因為人生中充滿了太多的誘惑——金錢、權力、名譽……它們其中的一點點若在人身上滋生蔓延,都足以使生命的火焰發生變化。如果人因為有理智和良知、有愛和向往、有意志和判斷及選擇的能力,它們又如養料一樣滋養人、激勵人、幫助人,于是如何選擇,決定著自己怎樣的生活。
在這個很精彩也很復雜的世界里,通向成功的道路千萬條,而所有的道路,不是別人給的,而是你自己選擇的結果。所以,你有什么樣的選擇,也就有了什么樣的人生。無論是強者還是弱者,無論是成功者還是失敗者,無論是大人物還是小人物,他們之間最重要的區別就是對人生之路選擇的差別。前者選擇了一條布滿荊棘、充滿風險,但卻能使人生放射華光異彩的道路。而后者則選擇了一條平坦,但卻是平庸之路。
果斷地作出選擇,養成果敢堅決的性格,以及勇敢地付諸行動十分重要。人生短暫,機會稍縱即逝,猶豫不決只能讓機會從眼前溜走。所以我們要冷靜思索、反復醞釀,在深刻把握后,徹底的、堅決的、迅速的決斷,之后就義無反顧地實行。
論點集錦
1.人生就是在不斷地做選擇題。
2.人們的選擇有不同的方式。
3.成功往往是正確選擇的結果。
4.果斷往往是正確選擇的必要條件。
5.選擇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
6.正確的選擇有利于自身的成長。
7.正確的選擇能使生活燦爛、輝煌。
8.選擇需要三思而后行。
9.謹慎是正確選擇必不可少的因素。
10.選擇需要勇氣。
論據超市
[理論論據]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 《周易》
※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 (先秦)老子
※義小為之則小有福,大為之則大有福。
—— 《呂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 (先秦)屈原
※君子所求于人也薄,而辨是與非也無所茍。
—— (宋)王安石
※事后掩飾,不如慎始。
—— (清)郭嵩燾
※寧去十步遠,不去一步險。
—— (清)石玉昆
※不取亦取,雖師勿師。
—— (清)袁枚
※我耐心地回憶或思考任何懸而未決的問題,甚至連費數年時間亦在所不惜。
—— 〔英國〕達爾文
※發展成長的最有力的原則在于人的選擇。
—— 〔英國〕艾略特
※如果需要在正確和錯誤的外表之間進行選擇的話,理性對此是無可挑選的。
—— 〔法國〕蒙田
※一個人怎么思想,他就是怎樣的人;一個人作何種選擇,他就是何種人。
—— 〔美國〕愛默生
※致富的方法不是勤奮,更不是節儉,而是選擇合適的方法、合適的時機和合適的地點。
—— 〔美國〕愛默生
※要讓自己選擇生活,而不能讓生活決定我們的命運。
—— 〔美國〕馬斯洛
※所謂聰明的人,就在于他知道什么是選擇。
—— 〔美國〕林肯
※一個冷靜的判斷勝過上千次倉促的討論。
—— 〔美國〕威爾遜
※親戚是上帝安排的,朋友是自己挑選的。
—— 諺語
[事實論據]
最好、最大的麥穗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三個弟子曾向老師請教如何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侶。蘇格拉底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讓他們走進麥田,只許前進,且只有一次機會去選摘一支最好最大的麥穗。第一個弟子剛走幾步就看見了一只又大又漂亮的麥穗,高興地摘下了,可當他繼續前進時,發現前面有許多麥穗都比他摘的那只大,只得遺憾地走完了全程。第二個弟子吸取了教訓,每當他要摘時。總是提醒自己,后面還有更好的,當他快到終點時才發現機會全錯過了。第三個弟子吸取了前兩位的教訓,當他走到三分之一時,即分出大、中、小三類,再走三分之一時驗證是否正確,等到最后三分之一時,他選擇了屬于大類中的一支好麥穗,雖然這不一定是麥田中最大最好的。但他很滿意地走完了全程。
選擇一把椅子
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盧西亞諾·帕瓦羅蒂回顧自己走過的成功之路時說:“當我還是個孩子時,我的父親,一個面包師,就開始教我學習唱歌。他鼓勵我刻苦練習,打好嗓子的功底。后來,在我的家鄉一位名叫阿利戈·波拉的專業歌手收我做他的學生。那時我還在一所師范學校上學。畢業時,我問父親:‘我應該怎么辦?是當教師還是成為一個歌唱家?’我父親這樣回答我:‘盧西亞諾,如果你想同時坐兩把椅子,你只會掉到兩把椅子之間的地上。在生活中,你應該選擇一把椅子。’我選擇了。我忍住失敗的痛苦,經過7年的學習,終于第一次正式登臺演出。此后我又用了多年的時間,才得以進入大都會歌劇院。現在我的看法是:無論是砌磚工人,還是作家,不管我們選擇何種職業,都應有一種獻身精神。選擇一把椅子吧。”
伽利略的選擇
伽利略幼年時父親就發現他是一個多才多藝的孩子,特別是數學能力顯得格外突出。但是,父親極力反對他學習數學。認為搞數學維持不了最基本的生活,只有學醫才有出息,因而希望伽利略能夠成為一名醫生。但是,17歲的伽利略在學醫時并沒有中斷研究數學的興趣,相反,這種興趣越來越濃厚了。從19歲開始,伽利略正式從事數學方面的研究工作。后來,伽利略提出了 “自由落體定律”,同時還發現了物體的慣性、擺動的等時性、拋物運動規律等。他在物理學和天文學領域創造了偉大的業績,因而被人們譽為 “近代自然科學之父”。
馬克思立志為人類工作
馬克思從小勤奮好學,早在中學時代就立志為人類謀幸福。他在畢業論文中寫道:一個人只有立志為人類勞動,才能成為真正的偉人。他說: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謀利而勞動的事業,我們就不會為它的重負所壓倒。因為這是為全人類作犧牲。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將不是一點自私而可憐的歡樂。我們的事業并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
為了有意義的生而選擇死的蘇格拉底
“未經思索的人生不值得一過” 一語,是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在法庭上為自己申辯時說的。這句話道出了哲學的根本使命,這就是探索人生的意義。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哲學家是一些把生命的意義看得比生命本身更重要的人,他們一生孜孜于思考,尋求和創造這種意義,如果要他們停止這種尋求,或者尋求而不可得。他們就活不下去。用蘇格拉底的話來說,就是 “必須追求好的生活遠過于生活”。所以,當法庭以拋棄哲學為條件赦他的罪時,他拒絕了。他也許是哲學史上因為思想而被定罪并且為了思想而甘愿被處死的最早也是最著名的一位哲學家。
有些東西是無法選擇的
阿基米得是古希臘的幾何學家。有一次,他給國王解釋幾何學原理,解釋了一遍又一遍。國王感到不耐煩了,問他:“有沒有比你的方法簡捷一些的學習幾何的方法?” 他回答說:“陛下!鄉間有兩種道路,一條是供老百姓走的難走的小路,一條是供皇家走的坦途。但是在幾何學里,大家只能走同一條路。走向學問,是沒有什么皇家大道的。”
*陶淵明選擇田園生活
晉朝詩人陶淵明辭官回家后,在自己的家門前種了五棵柳樹,自稱 “五柳先生”。他的田園詩充滿了對污濁社會的憎惡和對田園的熱愛,如“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如“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他寧愿放棄官爵而靠自己的勞動生活。他開了一塊荒地,種上些糧食、蔬菜和花卉。一邊耕種,一邊寫詩,怡然自得。在這樣的生活中,他過得很舒心,還寫出了大量優秀的詩作。
仿制西服
我國晚清怪才辜鴻銘講過這樣一件事:乾隆嘉慶年間,一位西洋人要套西服,他拿舊西服當樣子給了中國裁縫。過了幾天.西服做好了,西洋人一看,中國裁縫模仿得惟妙惟肖。可是翻到后面,突然發現剪去了—塊,又補了一塊。西洋人感到奇怪,問:“為什么這樣做?”裁縫答道:“我是完全照你的式樣做的呀!” 西洋人聽了恍然大悟:原來那舊西服后面有一塊補丁。借鑒不是照搬照抄。學習他人的東西應當懂得選擇和取舍。哪些應當學習,哪些應當拋棄,這樣才會有真正的收獲。
[自我補充]
互動園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晉朝詩人陶淵明辭官回家后,在自己的家門前種了五棵柳樹,自稱 “五柳先生”。他的田園詩充滿了對污濁社會的憎惡和對田園的熱愛,如“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如“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他寧愿放棄官爵而靠自己的勞動生活。他開了一塊荒地,種上些糧食、蔬菜和花卉。一邊耕種,一邊寫詩,怡然自得。在這樣的生活中,他過得很舒心,還寫出了大量優秀的詩作。
2.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 (先秦)屈原
要求:①請根據上面提供的材料寫一篇議論文。②立意自定。所寫內容必須圍繞 “選擇” 這個主題。③題目可另擬。④不少于800字。
[實戰演示]
精彩范文
選擇永恒
徘徊在生與死間,躊躇于明與暗之間,有人選擇生,有人選擇死;有人選擇明,有人選擇暗……真正源于人類內心深處的一縷精神血脈,卻選擇永恒。
選擇永恒,流星的永恒源于用生命劃亮的光華,飛蛾的永恒源于用生命追求的光與熱,人生的永恒呢?源于一次次選擇。
站在歷史的海岸,追溯那一道道歷史溝渠:楚大夫沉吟澤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揚鞭東指,壯心不已;陶淵明悠然見南山,飲酒采菊……他們選擇了永恒,縱然諂媚污蔑、蒙蔽視聽,也不隨其流、揚其波,這是執著的選擇;縱然馬革裹尸、魂歸關外,也要揚聲邊塞、盡掃狼煙,這是豪壯的選擇;縱然一身清苦、終日難飽,也愿怡然自得、躬耕隴畝,這是高雅的選擇。在一番番選擇中,帝王將相成其蓋世偉業,賢士遷客成其千古文章。
而今天呢?有多少人在溫柔富貴鄉中疲軟脛骨、麻木神經?有多少人愿選擇清貧、選擇質樸、選擇剛健?物欲橫流流盡了血汗,歌舞升平平息了壯志,阿諛逢迎迎合了庸人,追名逐利害苦了百姓!千百年民族精神大氣磅礴還有誰唱?五千年傳統美德源遠流長還有誰傳?選擇永恒,不是要我們抖落千年文明摔碎道德瓷罐;選擇永恒,不是讓我們漠視生命麻木不仁。
選擇永恒,需要 “威武不能屈” 的大丈夫精神,需要 “金戈鐵馬去” 的慷慨志向;選擇永恒,需要 “吾將上下而求索” 的探尋,需要 “要留清白在人間” 的高潔。
用心靈選擇,給人一片綠蔭;用意志選擇,撐出一道晴空。對生命的膜拜、對信心的追求,需要我們選擇永恒。滾滾洪水中,勇士選擇自身的離去卻給了別人生命;浩瀚沙漠里,戰士選擇自身的辛苦卻給了別人幸福。面對歹徒毫不畏懼,面對苦難迎難而上,生命的選擇賦予人的活力、追求與成功,靈魂的選擇產生永恒。
選擇永恒。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選擇永恒,追求生命圖騰,激昂生命斗志。讓掉進泥潭的人振奮,讓處于危難的人平安,縱然一無所得,縱然粉身碎骨,也要將文明與道德的火炬傳承,也要用今生無悔的選擇鑄就春秋的樂章。
選擇永恒,雖九死而猶未悔。
經典點評
沒有選擇過的時候,我們還只是個小孩子;面臨選擇的時候,我們會被迫長大。人生中,要面臨無數選擇,這就需要聆聽智者的建議,需要勇敢地面對兩難的局面,需要果斷,還需要為自己選擇的目標去堅持不懈地努力。不管我們選擇了什么,滿意的答案都必須用對永恒的追求來換取。本文將人們對 “永恒” 的選擇透析得十分深刻。文章開筆就用幾個排比句將全文定下了一個議論兼抒情的基調,文中作者旁征博引,證明那些有名之士是如何通過自我選擇人生之路而成就流芳百世的。結尾作者同樣用排比句,并引用名句指出選擇永恒是何種精神,對其進行贊揚。
文章思想廣博睿智,事例充實全面,論述準確簡練,語言流暢而充滿情感,是一篇值得學習的佳作。
[實戰演練]
請按題目要求另寫一篇議論文。
上一篇:《逆境》作文論點論據論證
下一篇:《量變與質變》作文論點論據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