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之道·苦樂觀·諾貝爾無可比擬的快樂
諾貝爾深知礦山和大的建筑工地不能沒有炸藥。但試制炸藥是要冒生命危險的,特別是硝酸甘油這類烈性炸藥。許多人在爆炸聲中喪生,許多人知險而退,諾貝爾則勇敢地堅持下去。在4年中間,他進行了400次試驗,發生了好幾次驚險的爆炸事件。有一次,整個實驗室都炸飛了,諾貝爾的弟弟和另4名助手當場炸死,他的父親由于驚嚇、傷心而半身癱瘓,他自己因不在現場,得以幸免。許多人勸他別再搞這冒險的事,他卻說:“創造新事物哪能不冒危險,我可不怕!”但周圍居民卻對此大為恐懼,對他提出強烈抗議,向政府控告他,不準他在市區搞試驗。于是,他把試驗儀器搬到馬拉倫湖中的一條船上。1867年9月3日,這條船上突然爆發出一聲巨響,船身劇烈晃動,滾滾濃煙從船艙里沖出來。人們驚恐地喊道:“諾貝爾完了!”忽然一個人從硝煙里鉆了出來,臉孔烏黑,渾身是血,像狂人一樣跳躍著,呼喊著:“成功了!成功了!”諾貝爾就以如此不怕死的精神研制成功各種烈性炸藥,被人們譽為“炸藥工業之父”。
正如上海市最年輕的“科技精英”,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的馬余剛所說:“這其實是一個不斷更新的探索過程,每天都可能有進展和突破口。當你領先得出一個別人尚未知的結論,那種快樂是無可比擬的。”
上一篇:為政之道·愛民·行德愛人的趙宣子
下一篇:經濟之道·信譽·謝阿明以信經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