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之道·題材·從現實生活中觀察、體驗·巴爾扎克跟蹤竊聽
深夜,巴爾扎克又來到貧窮的工人集居地巴耐區,獨自一人在街頭徘徊。到11點鐘左右,昂比居戲院散場了,觀眾紛紛走出戲院,其中有一對工人模樣的中年夫婦,牽著兩個孩子,邊走邊說話。巴爾扎克好像見到熟人似的,立即趕上去緊跟在他們后面,直到他們進了家門。這對夫婦先是談論今晚上演的戲,都說演得不錯,特別是那個小丑,太有趣了。如果下禮拜六還有多余的錢,一定再買票看一場。談到錢,話題變了,女人唉聲嘆氣地說,昨天土豆又提了價,看來以后頓頓吃土豆,是不可能了;又說欠面包房的錢一定要付了,因為面包房老板來催討了幾次,講了很多難聽的話,實在受不了;最后又埋怨老天爺,說今年冬天特別長,老是下雨刮北風,日子實在是難過……說著說著,兩口子似乎吵了起來,女的罵男人不顧家,不該進酒館喝酒;男的說女人不體諒他,身邊幾個零錢也恨不得給他掏光。……巴爾扎克就這么竊聽人家的私語,為什么?這是他所謂“攝取別人的身體與靈魂”的方法。他說采用這方法,“就能進入他們的生活,覺得背上披著他們的破爛衣服,穿著他們開了口的鞋走路;他們的愿望,他們的需要,樣樣進入我的靈魂,不然就是我的靈魂進入他們的靈魂。”他經常采用這種很別致卻很深入地了解生活、了解人的方法。
上一篇:教育之道·教法·孔子的因材施教
下一篇:科技之道·共和國科技精英·憂國的先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