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文]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鯈①魚出游從容②,是③魚之樂也?”惠子曰:“子
④非魚,安⑤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⑥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⑦不知魚之樂全⑧矣!”莊子曰:“請⑨循⑩其(11)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12),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13)也。”
[注 釋]
①鯈(tiáo):一種淡水中的白色小魚,又名白鰷。②從容:悠閑自在。③是:這。④子:
對別人的尊稱。⑤安:怎么,哪里,表反問。⑥固:本來,固然。⑦之:結構助詞,取消句子“子不知魚之樂”的獨立性,不譯。⑧全:完全,十分確定。⑨請:請讓我。⑩循:尋找。(11)其:這件事。即惠子說“子安知魚之樂”等等。(12)云者:如此這般。(13)我知之濠上:“我知之于濠上”的省略。
[譯 文]
莊子和惠子在濠水的橋上游玩。莊子說:“白鯈魚優哉游哉地游了出來,這就是魚兒的快樂啊。”惠子說:“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兒的快樂?”莊子說:“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兒的快樂?”惠子說:“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兒的快樂是完全肯定的。”莊子說:“請從我們最初的話題說起。你剛才問我‘你怎么知道魚兒的快樂’,這話就說明你已經知道我知道魚兒的快樂才來問我的,(告訴你,)我是在濠水的橋上感到了這種快樂的啊。”
[鑒 賞]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把十分深奧的哲學思想,巧妙地包含在一個頗有意趣的小故事中,這個故事完全由莊子和惠子充滿智慧和思辨而又輕松閑適的談話組成,真可謂舉重若輕,讓人感受到莊子超人的才氣和豁達的性格。在這場小辯論中,惠子的話崇尚現實,莊子的話卻飽含哲理,表現出道家學說所主張的恬淡虛靜、順其自然。“我知之濠上”一句,說的是,既然我在濠梁上感到優游自在,濠梁下的魚當然也感到優游自在。人怎么生存、以怎樣的方式生存才能獲得人生的樂趣——優游自在,就是莊子的答案。
在莊子和惠子在濠水橋上辯論“魚之樂”的故事中,他們兩人都采用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反駁術,表現出他們的機智和敏捷,也反映出他們游覽山川時的閑情逸致。所以后世常用“濠上”比喻隱士的住處,以“濠上之樂”比喻閑適之情。
上一篇:《師說》文言文翻譯|注釋|賞析
下一篇:《莊暴見孟子》文言文翻譯|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