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何為貴?以和為貴!
中國人自古就講究“以和為貴”,如今也有“家和萬事興”的說法。一個“和”字,包含了豐富的內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家和萬事興。”和是興家之本。
家庭是生命的搖籃、情感的港灣、文明的載體。中華文化強調人倫之道,重視家庭成員之間的和諧,在幾千年的發展進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家庭倫理道德規范。《禮記》說:“父子篤,兄弟睦,夫婦和,家之肥也。”在我國先賢看來,每個家庭成員都有自己的角色,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責任,所有角色互相配合才能成為團結協作的整體。當然,家庭之中難免會有矛盾,這就需要協調。協調得好,大家都心情舒暢,同心協力發展事業、發家致富,培養子女健康成長。歷史和現實都表明:沒有穩定和諧的家庭關系,就不可能有穩定、和諧的家庭。
“將相和,國家興。”和是旺國之基。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因此,人與人之間要“和”,國與國之間要“和”。在中國歷史長河中,和則興,不和則敗的事例不勝枚舉。“將相和”的故事眾人皆知。完璧歸趙之后,藺相如又在澠池會上立了功,趙王封藺相如為上卿,職位比廉頗高。廉頗不服氣,不斷挑釁藺相如,而藺相如節節退讓。他是這樣說的:“秦王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因為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如果我們倆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力量,秦國必然乘機來攻打我們。我之所以避著廉將軍,為的是我們趙國啊!”藺相如的話傳到了廉頗的耳里,廉頗感到羞愧,便負荊請罪,兩人從此和好如初。正是因為二人的和,才使趙國繁榮富強,這很好地說明了和的重要意義。
“團結就是力量。”和是成功之寶。
唯有和方能鑄就成功,相反,那些不和諧的人,往往把自己推向失敗的深淵。想當年,太平天國起義初期,一路勢如破竹,打得清兵望風而逃,不到幾年,就取得了清政府的半壁江山。可就在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后,幾大天王不是一鼓作氣,直搗腐朽清廷的“黃龍”,而是好大喜功,相互猜忌,導致楊秀清被殺,韋昌輝被誅,石達開出走......最終,一盤散沙般的太平天國在中外勢力的聯合鎮壓下失敗了。金田子弟辛辛苦苦建立的太平天國,由于自己內部的不和導致堡壘從內部瓦解。多么慘痛的教訓啊!
和,是春風吹拂著綠草,是秋雨拍打著果實;和,是清流凝望著高山,是藍天俯視著大地。和,是自然之美,她取天地之靈氣,吸日月之精華,創世間之美麗。
上一篇:王勇濤《他的人生》敘事高中作文
下一篇:郭雅檸《以發展成標桿,讓“中國式”引方向》原創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