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路
“一片樹林里分出兩條路,而我選了人跡更少的一條,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美國詩人羅伯特通過自己詩情的筆觸,表達了自己對于人生之路的感慨。是啊!人生苦短,往事如過往云煙。在面對生命中最重要的抉擇時,每個人內心所承載的,無非是一絲絲期待與一絲絲惆悵嗎?
遠方的路,或窄,或寬,或淺唱低吟,或陰風怒號。蘇武不屈于匈奴的膝下,選擇了流放北海之路;岳飛背上行囊,大步跨出湯陰家門,踏上了精忠報國之路;馬丁·路德·金不滿于美國對黑人的種族歧視,踏上了爭取平等之路;周樹人握緊手中的筆,橫眉冷對,熱血滿腔,走上了醫國醫民之路。“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每個人的人生路各不相同。無論是曾經,現在,還是遠方的未來,腳下的路帶給我們的,都是說不盡的情愫。
曾經的路,滿載風花雪月柔情萬種,或喜,或哀,或樂,或愁。無論怎樣,我們都忘不了一起走過那段夜路的小伙伴們,盡管他們早已走散,抑或是遠在異國他鄉。無論何時何地,只要腦海中浮現出他們的面龐,我們的努力與拼搏仿佛又有了新的動力,我們的生活仿佛又被注入新的目標,我們的人格似乎又重新變得堅強。他們的背影已永遠定格在美好的過往中,譬如歲月的枝頭上永不凋零的花朵。
現在的路,泥濘,曲折,鮮有樂趣,寂寥無人。我們都明白,無論自己的人生要走哪條路,在分道揚鑣之前,這是我們必須要走的路。在這條“必修之路”上,有的人起初銳氣十足,鼓足干勁,但也僅僅是三分鐘熱度,猶如清晨的一株薔薇,僅在充足的陽光下爭奇斗艷,一旦到了雨天,便焉在地上,終究是扶不起來了;有的人從一開始便垂頭喪氣,十七八的身體,七八十的思想,早已進入“垂暮之年”,終日彷徨于“感時傷春”的暮氣中,等待他們的,便是距離他們不遠的“死亡之路”;也有這一類人,開始時如路邊的野花小草,樸實無華,但無一人看見他們拼命地從土壤和空氣中吸取養分。等到他們怒放的時候,便有“我花開后百花殺,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凌云之勢。迎接他們的,便是燦爛的鮮花與熱烈的掌聲。
未來的路,是煙雨朦朧的遠方,或人跡罕至,或綠草如茵。無論選擇哪條路,我們都希望在一年以后,五年以后,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甚至是即將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輕撫自己的胸膛,仍然能感受到內心的熾熱,仍然能回憶起那段靜美如歌的歲月。那么,這一生,足矣!
“一片樹林里分出兩條路,而我選了人跡更少的一條,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或許,人生就是一條漫漫長路,時而悠長,時而陡峭,時而平緩,時而寬廣。無論怎樣,無論你身處何方,注視自己的腳下,勇敢地邁出每一步。那么,走完這一生,在自己即將閉上雙眼進入另一個世界的那瞬,你一定會面帶微笑,最后一次回想起那個秋天,那個繁花似錦的早晨,那個送你遠行的愛人,那個永遠也回不去的路口……
(文:李旭萌)
上一篇:吳蔚然《人生三千弱水,只取一瓢無悔》抒情高中作文
下一篇:張云杉《以包容眼光看到中國發展》高中作文